注:女儿所在的学校有社会活动的学分要求,一个学期需要150个学分,女儿和同学们希望能够在回国期间参与一些慈善活动。我有幸帮她们联系了四川灾区的金陵博爱小学,作为第一个社会活动的学校。同学们开始信心满满,后来有的同学觉得学校似乎重建的不错,是否需要帮助,产生了疑问,作为校外辅导和此次活动的指导者,陪伴者,我给孩子们写了以下这封信。
各位AIC爱心传递小组的成员:你们好!
请原谅我用这个称谓来称呼你们,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别的更合适的称呼了。我想,在这封信里,和大家讨论一下这次赴四川爱心传递的意义,以及它的活动经过。
爱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当一个人有爱愿意传递给对方的时候,这个人是闪光的,是圣洁的,也是值得赞美的。
但,究竟什么是爱?我们该怀有怎样的一颗心来看待爱,看待我们爱的对象?
爱是宇宙的一切真相,可以说,没有爱,不会有我们生活的地球,不会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可是,爱同时又是互动的,流通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一种最深最本质的情感,它超越了人世间的一切世俗,它凌驾于任何势力之上。这是爱的本质。
爱同时又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可以这样说,爱不是恩赐,爱不是施舍,爱不是可怜,爱也不是同情,爱和被爱之间是完全平等,完全相互尊重的。
我们去做爱的传递,我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请问各位,施爱者和被爱者哪一方更优越?哪一方更值得怜悯?或者说,哪一方从这些爱的交流中得到的更多?
如果我们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去做这场爱的传递,那么我可以想象到你们的感觉,你们一定会失望。因为你们会发现你们自己不是救世主,对方也用不着你们的施舍和怜悯,他们在过自己的日子,他们有自己的快乐,悲伤,和幸福。
如果你们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做这件事,你们将一事无成,一无所获。即使你们得到了所谓的意义,也不过是外界的一种虚荣的展示而已。只有真正了解了爱的意义,你们才会超越这一切,才会怀着一份平等心,一份感恩心来面对你们的传递对象。
到那时,你们会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很多,这就是本次活动的意义。
你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扶贫的慈善家,但我很想告诉你的是,真正贫困的是你们而不是对方。是你们的爱需要流动,是你们的心灵需要滋养,而他们的存在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所以,要感恩他们,要感恩促成此事的一切人。
有一个问题:我们这次过去是做慈善吗?
回答:也是也不是。是,是因为对方需要我们带来的西方文化和快乐,这些足以照亮这些从来没去过大城市的孩子们的心。不是,是因为不仅仅是做慈善,我们的活动会让我们的心灵经受一次洗礼,我们并不是单纯的施与者,而应该也是接受者。——这就是为什么要叫做爱的传递。你们付出了爱,收获到的也是爱。
另一个问题:他们受灾并不严重,真的需要我们吗?为什么不重新选择一个更加需要我们的学校?
回答: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学校毁于一旦,也有不少人流离失所,也有不少人失去了生命。这所博爱小学,原来的校舍已经被地震摧毁,孩子们无法上课,(请别和我说不上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们应该知道文化对于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在南京人民的捐助下,这所学校历经两年建好,今年6月1日正式开始使用。目前图书馆还没有完全交付,孩子们目前没有太多的图书可以看;另外,因为国家的重视,所有复建的学校都必须是符合国家建筑要求的,抗震至少8级,所有的硬件需要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所以说这所新盖的学校,应该是比较漂亮的,也是设施比较完备的。
可是,是否一所复建完备的学校,就不值得我们进行爱的交流活动了?那里面上学的孩子,是否全都毕业了?没有,地震来袭的时候,他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部分亲人失去,家园被毁,学校不再,对他们的打击是巨大的。不是说一定要自己受到苦难,才是一个不幸的人,你们可以看一看唐山大地震,那些经历过地震的幸存者,内心深处是怎样的感触。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非常单纯,善良,天真,活泼的儿童,他们是否需要我们的安慰?或者说,当他们听到有几位好心的大姐姐从遥远的新西兰来他们的新学校来看望他们,和他们游戏,给他们上课,和他们一起度过几天,他们是否会感到高兴和兴奋?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人会拒绝一份真诚的爱,没有人不去感激那份爱的传递。
因为我们做这些活动,需要提前和学校进行友好磋商,正好阿姨的好朋友做过这所学校的相关报道,她比较了解这所学校,和学校的老师校长都很熟悉,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所学校,目的是在这次活动中,让大家得到一次爱的洗礼,和对方学校的孩子们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关系。
因为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学校,和校长老师沟通起来非常顺利和愉快,对方非常欢迎我们的这次行动,也愿意提供一些便利条件给我们,例如住宿等。在你们各位都是非成年人的条件下,我觉得这是一次最稳妥和最有意义的爱之旅了。有的同学提出来,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一所条件更为艰苦的学校?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但是你们总需要有第一次的经验积累吧,况且,爱的传递不应该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一定要最艰苦的才去,不艰苦的就不去吗?就像部队打仗,在前方后方不都是一样的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爱如同水一样,会流到任何一个地方。
所以,没有人不需要爱,也没有人不愿意接纳这份爱。又是客人又是同胞又是同龄人的这种感觉,对孩子,和当地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奇特的体验。这会令他们快乐。这个过程就是非常大的爱的传递。让人快乐不就是爱吗?一定要给东西吗?你们的陪伴,你们的热情,你们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是一份多么美丽的经验,是一份多么贵重的爱的礼物啊。
再来一个问题:怎样的爱才是纯粹的?
有的同学认为,这次活动是因为媒体的关系,不是那种我们要的“纯粹”的感觉。可是同学们,我想问一下,是否有媒体的爱,就不是爱了?李连杰创建壹基金,李亚鹏创建微笑活动,哪一个没有媒体的帮助,他们的爱都是作秀吗?汶川地震,不就是因为媒体的关系,才让我们得到了那么多信息,凝聚了那么多爱吗?如果我们抱着一份纯粹的心来做事情,那么外在的形式是不是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呢?我认为,是否纯正,完全基于我们的发心而不是形式。
最后一个问题:爱的传递的意义何在?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寻找意义的想法并不是完全有道理的。因为意义就在于过程之中。你们说学习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可能你们会说出很多从小到大你们被灌输的意义,但是我很想告诉你们,当你们经历了这些之后,多年以后,你们成长了,你们会突然明白,原来意义是不存在的。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都带有强烈的目的,那么这件事情就变得不那么单纯的简单了,它会有不少纠结,不少让你左右衡量的地方,也许你会为了今后到美国读大学来做这个活动,也许你会为了让别人感谢你而做它,也许你会为了让自己觉得能干而做它,也许你会希望自己上报纸而做它。等等吧,你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做这个活动的目的,但是,最简单,最单纯,最接近事物本质的目的则是:没有目的。这个活动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让我们能够亲赴四川,和一群小弟弟妹妹们进行友好的交流,我们可以亲自体验他们上课的感觉,他们的生活,同时他们也可以了解到我们在国外的一点一滴。彼此因为爱而交流,彼此因为交流而快乐——仅此而已。
最后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本次活动的过程(既然AIC的老师请我做校外指导,我也就给各位做一个汇报)
1,12月22日在成都机场集合,然后一同到达学校
2.12月23日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准备第二天的晚会
3,12月24日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过圣诞晚会
4,12月25日,26日,27日在学校进行交流活动。同时听从学校的统一安排。
需要准备的东西
1,爱心一颗
2,耐心十分
3,小礼物若干
4,自己在奥克兰的生活学习PPT
5,晚会及上课的交流节目(需你们自行准备安排好)
6,照相机,摄像机(这个我来准备)
7,个人物品
请各位看过信后在11月15日前将名单汇总到张释之那里,由她负责和学校进行沟通,学校好安排食宿。(我们将住在学校)
还有什么问题,请在此日期之前和我联系,我的QQ是624186862,验证码是:南
邮箱是nanlinjun@hotmail.com
最后,我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你们的参与,也希望大家用最单纯和温暖的心成就这次爱的传递活动。
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