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完晚饭,本想带着女儿出去散步,结果她开始找自己的英汉字典,找了大概十几分钟才找到,原来她放在一个不用的书包里,忘了拿出来了。还好,我没使劲儿责怪她,而是在她要求我帮她找的时候,对她说了一句:你的字典放到哪里我怎么知道?不过我还是装模作样帮她找了找——其实我知道压根就不在我的书柜里。
结果因为找书,耽误了时间,就没出门。后来她开始刷碗,一边刷,一边说:我最讨厌刷碗了。我一边整理房间,一边说了她一句:女孩子不能养成一个懒惰的习惯。——我知道我又在贴标签了,其实她只是抱怨碗上的油腻让她生厌,并不是一个懒惰的姑娘。果然,我这句话一出来,女儿就爆了,说:妈妈你怎么这样?我只是抱怨了一句,又没有不刷碗。是啊,我赶紧道歉,这才熄火——世界大战没有打起来。
最后,她开始请我为她的设计出点子,我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她觉得不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升华,但整个过程需要用电脑搜资料,于是就一次次地赖到我身边用我的电脑。当时我正在和朋友在QQ上谈事情,不时地需要接受一下文件,如此一来,我的思路就一次次被女儿打断。到了第N次的时候,我已经忍无可忍了,在她又蹭到我身边和我讨论设计稿的问题时,我终于拒绝了她。我说:你能不能不要在妈妈这里?她答:为什么你就不能关心我一下?我的设计稿难道不重要吗?我说:你可以用自己的电脑搜索资料啊,为什么总是用我的电脑?回答:我的电脑在楼上,懒得上楼拿。
我知道,第一,电脑开机预热很麻烦,上楼也确实不爽,用我的电脑搜一下其实很方便;第二,她并不认为妈妈在谈事情有多么重要,她的小脑子里觉得她的功课是最重要的。
可是我还是对她说:你不能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打断我的谈话,我不想让你用我的电脑了。
这下她大叫起来:妈妈你真的就一点也不关心我!一点都不肯帮助我!
我也高声说:我没有不关心你,第一,我帮你想了点子,至于你用不用是你的事情;第二,你的作业重要,难道妈妈的谈话就不重要了吗?如果我在看大片不让你用是我不对,但我正在接受文件和谈事情,你能不能也尊重一下我呢?再说了,你请求别人帮助,态度首先要诚恳,别人即使没有答应帮你,你也不该发脾气,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欠着你的。
几句话下来,她不吭声了,自己跑到楼上拿电脑了。其实,暂时和线上好友打个招呼待会儿再聊也是可以的,让女儿用一下我的电脑也是可以的,我这样做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可是,就是想让她明白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是互相尊重的,即使是妈妈,也需要尊重,别总是和我谈平等,谈民主,谈尊重,一遇到学习上和自己的事情,妈妈的事就要靠边站——凭什么啊?你学习是事情,妈妈的事情就不是事情了吗?
也许这和她在国内长期以来养成的思维定势有关系,就是学习是第一位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逾越它。我对女儿说,彼此尊重是体现在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能因为我是你的妈妈,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虽然妈妈爱你,妈妈也愿意为你付出一切,但你的心里是需要存有感激之情的,总不能把这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吧。
这个课题,我还需要继续和女儿磨合,因为我是一个很具有牺牲性的妈妈,从小到大,似乎女儿的一切都是第一位的,导致孩子觉得接受妈妈的“牺牲”很正常,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变成了妈妈的责任。这是我以前的教育不当引起的,好在现在明白还不晚,经过几次磨合,她也知道妈妈爸爸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处理,任何人都不可以随意地逾越在别人之上,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需要感恩和尊重。
昨天我对她说:你记住,妈妈帮你是情份,不帮你做是本份,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请求妈妈帮你做事,不可以颐指气使,不可以利用妈妈对你的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不知道这样说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想法,觉得我这个妈妈越来越不近人情,太自私。可是我发现妈妈有时候真的要变的自私一些——要学会自己关爱自己,孩子才懂得关爱你;要学会自己尊重自己,孩子才懂得尊重你;要学会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孩子才懂得妈妈也该拥有自我,而不仅仅是她的妈妈。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早上起来会知道悄悄下楼怕吵醒你,孩子会知道你在打电话的时候,不会打扰你;孩子也知道自己的东西找不到了不能赖在妈妈身上;也知道对妈妈为她做的事情,心存感激。
有时候做个自私的妈妈,让孩子也懂得一点付出,让孩子也承担一些责任,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