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家有女初长成

(2012-03-12 04:4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乡生活录

    女儿以前多次对我说,妈妈你要是不办绿卡,就不用呆在这里陪我了,我自己完全可以。我对她说,我在这里并非是单纯陪你,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呢。不过话虽这么说,在这里停留的时间的确有限了,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女儿就要高中毕业了,她也该彻底放飞了。

   其实我对女儿的教育并不能说是非常成功,但有几点我认为很自豪。一是她对于金钱的概念;二是她对于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她的自省能力,四是她的善良和同情心——写下这些,会发现没有一条是和学习有关的,但我知道学习其实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这点我一点儿也不着急,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能力,学习也是无处不在的,不想为了简单的知识储备而令她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一,对于金钱的概念。好像前段时间听到一个论调“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穷养”,但一定不是富养。从小到大,我对于女儿的金钱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里,“君子不以利为义”,“钱财乃身外之物”,所以女儿似乎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她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可以了。

    小时候孩子长得快,买的衣服也都是很便宜的那种,挑全棉的,洗的干干净净的给她穿。对于家里的电器或者她的学习用品,也是选那种实用性大于外表时尚的,铅笔盒就是铅笔盒,从来不弄那些多功能的,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简单的笔袋。从小给她的观念就是物尽其用。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让她有物质缺乏的感觉,但也没有让她有铺张浪费的习惯。例如笔袋如果没有用坏,第二个学期不一定非要给她买新的。说句老实话,笔袋真的很不容易用坏,所以隔一年还是会买一个新的送给她,(否则难免审美疲劳)。那个旧笔袋就装一些剩余的铅笔圆珠笔之类的,隔年洗洗干净再交换使用,挺好的。

    一直没有给她零用钱,直到出国以后,因为她每天都在学校,确实也用不到零花钱,而且自己吃穿用都得到了保障,没有额外花钱的地方。放学我就接走了,也很少会和同学们聚在学校旁边的零食店买零食吃。她从小就有习惯不吃街边小店里的零食,很不卫生,我有一个旧观念,也是我妈妈一直教育我的,就是女孩子一不能馋,二不能懒。我觉得这是父母给我最好的精神财产了。若是女孩子馋,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将来就容易受骗上当,若是女孩子懒,将来家庭绝对不会幸福,你想,谁愿意娶一个懒婆娘啊?此话题扯远了,再拉回来金钱的观念。

 

     一直教育女儿,钱是为人所用的。不能因为钱而失去了做人的气节,也不能因为怕省钱,而苦了自己。那些炫富的人,都没把钱当钱,当成赢取别人尊重和羡慕的敲门砖了。但真正让别人佩服的不是你的金钱,而是你的能力。这点我觉得从小读《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大有好处。所以,女儿从来不推崇名牌,也从来不认为名牌多么了不起,她若是选择名牌,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名牌的质量好。女儿长到十六岁了,就穿过一双阿迪达斯的球鞋,还是我的朋友送给她的。现在想想,颇为不易。因为她一直住校三年,在她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这三年里,目睹了很多同学的炫富,攀比,她却丝毫不为之所动,我觉得还是底子打的好,从小让她对物质产生不了太大的兴趣,不花心思在这上面。不过也可能和我学佛有关系,我自己就是一个不讲究名牌,不讲究穿戴的妈妈,哪怕素面朝天,穿着普通,和珠光宝气的太太们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也从不觉得低人一等。所以,女儿的心目中,已经养成了比吃比穿很俗气的观点,炫富更加让她觉得浅薄无比,所以她一直以来也是一个简简单单,不去追求新潮和流行的女孩子。

 

     有一次我看到这里的埃斯普瑞特打折,帮她买了一件外套,然后告诉她说,这是名牌,她连吭都没吭一声,看都没看一眼,穿上就走。过了几天,我问她,那件埃斯普瑞特的衣服呢?她愣了半天半天,我最后说,就是那件我刚帮你买的外套,她恍然大悟,然后对我说,那你就直接说外套不就得了,我哪能记住那些乱七八糟的牌子啊?管它是什么牌子,穿上舒服不就行了。

 

    这里刚开始卖IPED的时候,我也帮她买了一个,她一点也不兴奋,更不惊奇,拿在手里把玩儿了半天,说,全是触摸键盘,不好打字,除了听音乐和看书,没啥用处。我觉得实在太惊讶了,她的冷静和理智,远远超出了她的年龄,我说,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上网本哦,妈妈给你买了回来,你怎么一点儿也不开心啊?她说,要是你带着我,我就不会让你买了。你就是太虚荣了,这有什么呢?需要才买,我又不需要,买它干什么啊?现在这个上网本就变成了我们听音乐和看书的东西,她基本不用,我也基本不用,看来确实应验了她的话:妈妈,不要什么事情都一窝蜂的赶潮流。

 

    从来也没有看过听过她和同学们炫耀什么,都是默默地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家里有钱没钱她都处之泰然。我们刚出国的时候,经济很紧张,我告诉她要节省,她说好的。于是真的什么零食都不买,连最喜欢吃的话梅都视而不见,最后她过十五岁生日的时候,阿姨说送她礼物问她要什么,她居然说要话梅。阿姨连连叹息,说可怜的孩子,在国内什么话梅吃不到啊。最后给她买了两包话梅,她很开心,自己居然分成很多份,说不能一下子吃完,不然下次再吃就没了,一天就吃几粒。现在想想,也真不容易。

 

    去年她过十六岁的生日,爸爸问她需要什么?她想了半天半天,说我什么都有,什么都不需要。最后爸爸还是给她从国内寄了一块几百块的斯沃琪手表,她知道了很奇怪,对我说,妈妈我不是有一块手表了吗?为什么爸爸还要给我买?我说爸爸买的手表贵一些,高级一些。她很奇怪,说我的这块走的也很准啊,我不觉得手表还需要什么高级的。其实她的手表就是在商店里买的一块最普通的电子表而已,80元钱,戴了三年了,每年回国换个电池。


    奢侈的概念在她的脑海里是没有土壤生存的,她现在长大了已经快18岁了,也学会要打扮要爱美了,可是每次买衣服都是自己在淘宝上看来看去,比来比去,看好的东西放在购物车里,让我过目然后商量,我看了一下每件衣服都不会超过一两百块钱,不是刻意节省而是她觉得没有必要,我也对她说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还没有走向社会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所以要感恩父母的付出也要懂得节约花销。

    第二点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从小就让她学会掌握时间,懂得忍耐自己的欲望和等待,所以从小她即使有特别想要的东西,也绝对不会满地打滚来要求——那样绝对不会得到。

    也让她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每次只要告诉她看电视多长时间,她就会看着墙上的钟表,自己掌控,从来不会因为没有人监督而放松。有了这个管理的能力,在她的成长关键时期,我就会省心很多了,她总会知道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染指的。

    从她四岁半开始,我们让她在幼儿园学习了书法,这样一写就是10年,每周一次上课,每天一小时练字,从不间断——后来去了寄宿学校才中断了练习。记得那时候还小,练字的时候就是站在小凳子上,每天悬腕练字还是很辛苦的,但告诉她一旦选择就要坚持,好像很少听到她抱怨,偶尔有情绪出来,就对她说每天的练字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她那时候小,也就听从了。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练字,然后是写作业,这些必须做的事情完成之后,才可以去玩儿,习惯了她就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了。如果有时候要考试功课紧张,书法可以少写半小时,但不能间断。久而久之,她的忍耐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非常强,我们即使在旁边看电视,她也可以做到一心不乱安心写书法。

    我不是特别同意很多家长的做法,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自己在一边陪读,什么也不做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就这么干坐着,监督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她成为一个被监督者,一个被动学习的人,她不会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将来长大之后,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家长一方因为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满肚子都是委屈,假如看到孩子还不能如自己所愿认真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情绪难以控制,大光其火——这样的做法没有一点儿好处。

    最聪明的做法是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翁。当然这里面有“风险”也有不确定因素,很多家长认为不能放手,一放手孩子就松懈了。但是自己做自己的事,一方面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情要做,另一方面让孩子懂得自己独立管理自己的好处。做父母的可以过一会儿去看一下,提出表扬和鼓励,发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看看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如何改正。

    自我管理就是要孩子做到去除依赖性,增加独立性责任感,学会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做一个用心的陪伴者而不能做一个全职的监督者。

    女儿在这个方面很让我放心,即使让她一个人在家里待一天,我也很放心,知道她自己会管理好自己,因为她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负责的,所以自己必须掌控好,规划好。


(未完待续)

吾家有女初长成

她写的篆书对联——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吾家有女初长成

她写的龙。照的角度不是很对,实品很漂亮


吾家有女初长成

她任学校书法俱乐部leader时写的各种字体——福。贴在宿舍门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