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家父的遗传,我的脾气不太好。母亲是一个极温柔的女人,于是我时而温柔如母,时而暴躁如父——虽然如母的时候多,如父亲的时候少,但这毕竟是一个很大的毛病,我花了很久来对治我的臭脾气。
不过,我的脾气却很会找对象发作,遇到外人,它是断断不可能现身的。以至于我一直被别人称赞为好脾气温柔贤淑的女子,我坏脾气发作的对象只有家人,而家人也局限于女儿,姐姐,有时甚至是妈妈。
很奇怪我结婚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和老公发一次脾气,真是把温良恭俭让做到了家。害的妈妈经常数落我:你就知道和自己家里的人发脾气。
我知道发脾气是一种很不好很不好的行为,可是有时候气愤的情绪上来了,就不管不顾地大喊一顿,害的姐姐们都觉得我好像去世的家父灵魂附体。
每逢别人赞扬我脾气好,女儿就不经意地撇撇嘴,遇到没人的时候,就对我说,妈妈你对我的态度怎么不像对人家的态度那么好,那么耐心啊?
我非常惭愧,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为此而道歉,发誓再也不发脾气了,可是临了我又忍不住了。不过奇怪的是,这几年似乎我越来越难以发脾气了,可以说基本上不会发脾气了。自我感觉舒坦了许多,估计周围的姐姐和妈妈也因此舒服了很多。
我发脾气,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对方不听我的安排,而我又自认为自己的安排是最正确的,于是在恼羞成怒的时候,就大声叫喊,当然我也自知不对,所以还没有三分钟,就偃旗息鼓,然后乖乖赔礼道歉。例如,我希望妈妈不要洗衣服,最好躺在床上睡觉,可她不听,偏偏要洗衣服,结果被我发现了,就很不高兴地大叫:不是让你睡一会儿的吗?
妈妈很知道我的好心,可是她同时也很无奈于我恶劣的态度,现在想想,真的是我的错误。完全可以好好说的一句话,干嘛要用嚷的呢?总是说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单就态度上来说,就远远达不到孝顺的标准。
至于姐姐们,现在我更加不舍得和她们发脾气了,见面都是难得的,哪里还会强迫对方呢?
盘点来盘点去,发现不得不承受我恶劣脾气最多的,居然就是我可爱的女儿。
不好好吃饭,发脾气;不好好睡觉,发脾气;不好好做功课,发脾气;不好好听话,发脾气;不好好洗澡,发脾气。等等,等等。其实女儿算得上是一个很乖巧和懂事的丫头了,想想哪里有那么多脾气要发?
自从出国以来,我基本上不会发脾气了。突然发现其实自己是一个两面派,呈现给世人的是自己感觉美好的那一面,而悄悄隐藏在家里的,却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仅就脾气而言,我承认从小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为父亲虽然是一个博学的教授,但怀才不遇,在家里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我整天胆战心惊,生怕动辄得咎,不敢逾雷池半步。长大之后,没有想到,自己的脾气居然也会有狂躁的一面。
幸亏学佛,也幸亏学了一些心理学,看了一些灵性修持的书籍,我的这个坏脾气终于慢慢地化解开了,幼儿的恐惧不再有,被抗拒之后的挫折感也融化了,自我感觉现在的脾气越来越好了。
基本上,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引起我的脾气发作了。还是因为我看开了,世界是多元化的,我的认知水平是无比局限的,怎么可能让别人都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呢?最大的宽容和最大的爱,就是让每个人,每个生命,按照自己的意志安然地活着。
在给孩子们讲《大学》的时候,谈到“慎独”,我深有体会,可能我现在还做不到独处和众人面前完全一致,我的态度和脾气也会随着环境的更改而稍有变化,这就是心境还没有修到。
有一位资深的法师,在有一天接待达官贵人做法事的时候,发现自己手心出汗了。于是他召集自己的弟子,告诉他们自己没有资格成为他们的老师,因为他自己都做不到心静如水。他离开了他们,去另一位高僧那里学道,直到八年后回到弟子们的身边,那时他得道了。
对照自己,虽然总是说不慕权贵,不爱虚荣,可是内心深处还是有分别念的。面对最爱自己的亲人,面对自己最爱的亲人,还是忍不住我执,忍不住大声斥责的,这是修为远远不够的表现,什么时候,和自己的亲人,老公,生活在一起,内心中充满了喜悦,无论对方怎样,都不能让我发脾气,我想这脾气才算是彻底被对治好了。
这是佛教中说的嗔心,我需要极为认真对治。
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真的做到让别人如沐春风,无论何时何地,不要让负面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心境。我想,什么时候女儿说妈妈是个很好脾气的妈妈,就差不多了——因为现在还是会偶尔和她发脾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