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秒的瞬间,32年的痛苦——这是《唐山大地震》的主题,其实,如果不是后来母女相认,这份痛苦远远不止32年,恐怕会持续到登的生命终结。
这是一份最沉重的爱,一种最极端的诠释,用生命和泪水进行的爱的解释。
无论是元妮,还是大强,还是失去了手臂的儿子,抑或者埋葬在废墟中被母亲“抛弃”的女儿。他们之间是有着深深的联结的,但是一场大地震,将这份联结摧毁了,撕的支离破碎。
父亲葬身于地震,母亲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儿子还是要女儿。一份沉重的无法面对的话题,在生与死的瞬间,必须立即做出回答。其实,母亲无论选择哪一个孩子,她的心在那个瞬间就已经碎了。她注定要永远带着罪恶的十字架走过自己的一生,她无时无刻不认为是自己的选择杀死了另外一个孩子,失去的远远比拥有的要让人心痛。
这位母亲,从那一天起,就已经不完全了。这就是影片一直在讲述的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当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当一个鲜活的生命眼睁睁的由于自己的选择而沉入了大地的时候,作为母亲,她宁可自己也陪着死去。然而,活着的儿子还需要她,她必须为了这个活着的生命继续活下去,无论是守候还是赎罪,母亲无法原谅自己,无法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宁,她无法享受人生,无法过一个正常人应该过的日子,就这样在纠结和痛苦中度过了整整三十二年。
影片揭示的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深刻的主题。爱是什么?爱是不是仅仅是能看见的?当女儿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那一刻的绝望是无可言状的。她自认为已经失去了妈妈的爱。
其实不然,这份爱一直存在,只不过未能表现出来而已。我们没有人能否认妈妈对于女儿的那份爱以及32年里的那份愧疚。
女儿之所以不能原谅妈妈,是因为她怨恨母亲当初对她的“放弃”,但她后来泪流满面地在妈妈怀抱里忏悔,是因为她看到了妈妈32年来的爱和坚持。她那个时刻真正明白了一位母亲的爱。
这部影片不是简单的灾难片,而是引发思索的一部有关人性的影片。我几次落泪,因为那些平淡的生活中,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爱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