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15日
(2010-09-15 13:16: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有人说人生是一段旅程;也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还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戏。是旅程也好,是梦也好,是戏也罢,都需要我们认真的走完。
我们每个人会在这段人生中扮演角色,不一样的角色。对社会可能是艺术家,是成功的企业家,是教师,或者是一个不起眼的工人,农民;对家庭可能是儿子,父亲,兄长,或弟弟,做女人的则要扮演母亲,女儿,媳妇,不一而足。
然后我们每个人会从出生起的懵懂,到现在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给自己贴上一个又一个标签。有的标签是好的,有的标签则是对自己的不满。而不满的标签多了,会引发很多的家庭问题,毕竟自我的认知是有一定局限的,你自己贴上的标签未必就是真实的,可偏偏每个人都信以为真,始终不肯把标签揭下来。慢慢的,标签就渗入了我们的头脑,血液,心灵,我们再也放不开自己,我们再也不想认真的回顾一下自我,亲近一下自我。
大部分的人,很少会认真地想一想,这个标签是不是贴错了?我们固守的信念是不是错的?那些固守的信念,就像笼子一样,束缚着我们,压抑着我们,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孩子,我们都会说这样一句话:你应该。。。。
我应该再好一点
我应该再长高一点
我应该再温柔一点
我应该再优秀一点
你应该再认真一点
你应该再有礼貌一点
你应该再大方一点
你应该再自然一点
这些话,我们从记事起,就被父母老师教导着,渐渐的,我们也开始用这些话教导着我们的孩子。
这是我们的期望,但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扼杀孩子的致命武器。当我们说应该的时候,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因为达不到所谓的“应该”而越来越失去自我,越来越自卑。
换句话呢?你这样很好,这就是你。不过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这样的表达可能会好一些吧。
一位朋友,对儿子很苛责,因为一些细微的小事情会骂,也会打,她总是给孩子规定了很多你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划分了很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情绪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对于妈妈的这种事无巨细的过问积累了太多的不满,最后终于爆发了。
妈妈对我说,儿子大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管束了,不但不能管,反而要每天接纳孩子的坏脾气和恶劣的态度,并且儿子对妈妈的不满日益严重,有一天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妈妈的教育是失败的。
妈妈自然非常伤心,但无计可施。因为在儿子的心里,和妈妈已经疏远了,已经不能简单的如同孩童时期那样“听话”了,儿子进入了自我觉醒的时刻,觉醒的第一个方式就是和妈妈这个权威相抗衡。
长期以来对父母表面的顺从,内心深处压抑的不满,随着年岁的增加,个头的增加,犹如火山爆发一样迸发了出来。母亲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却还是拿着一个个标准来衡量儿子,继而更加不满。
这实质上是父母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儿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