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女儿的学校家长接待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家长会。在国内开了至少八年的家长会了,但是在新西兰还是第一次开家长会。
女儿前两天不太愿意让我去,我知道她的担忧,因为我的英语不好,用她的话说,就是很烂,很差,她实在不能相信我可以和老师进行正常的交流。可是我坚持要去,因为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家长的权利,而且总不能因为我英文不好,连去交流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吧。我相信学校的老师会很理解作父母的心,也愿意把说话速度放慢来让我听懂的。女儿听了,也不得不同意我去学校了。
这里的家长会和国内的不同。
国内的家长会一般是大家都必须统一到校,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到学校规定的大礼堂,先听年级的报告,再分别到各自的班级里,听班主任的汇报,然后是几位主课老师分别到教室来介绍该门功课的学习情况,考试情况,以及在年级的排名。
有的学校还会请学生到场秀一些PPT之类的东西,或者还有优秀学生的家长发言,介绍成功的教儿经验。然后就结束了,家长要么回家,要么围着老师询问自己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考试成绩等等,一般来说,围绕着老师的都是学习成绩好的或者还算不错的家长,在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孩子的同时,收获到围观者的一大堆羡慕的眼神,然后带着满满的自豪和骄傲回家。而在班级当中表现最不好的家长,要么就是忧心忡忡地看着老师,一脸抱歉的神情,要么就是赶紧闪人,——在没有被老师半途叫回来批评之前,赶紧逃之夭夭。大体就这几种吧!
我一般就是在家长会的前奏时坐在那里聆听考前总动员,想想自己的事情,顺便做做小动作;在班主任介绍班级活动的时候,看看班主任的神情和态度,环顾一下教室的墙报和布置;在大家围绕着老师的时候,我往往会选择悄无声息地离开现场。
因为那么多如饥似渴的家长,我实在挤不进去,即使挤进去了,也不知道该问老师哪些问题——我私下里认为,还是单独和老师交流比较好,学生和家长都需要自尊心和隐私嘛。
前几天,女儿就带回来一张有关家长会的A4纸,正反两面,正面印着时间表,从下午4点30分一直排列到6点55分,每5分钟一档,请家长往里面填写需要约见的老师。——每个科目的老师会安排至少5分钟的谈话时间,而家长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和老师的会面。
我这才知道,此家长会非彼家长会矣。这里的家长会,不用开会,只是单纯地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见面交流而已。时间会很紧凑,效率也会比较高。
纸张的背面印着整个学校的老师姓名,见家长所在的教室,所教授的科目,年级,家长可以一目了然。按照这样的指南来约见自己孩子的老师。
女儿一共有6个老师,但是她并未帮我都约见到,她帮我约了4位老师。
经过女儿这两天和老师们的不断调整,最终的约见时间精确到分钟。
第一位老师是Art的老师,Miss Child,安排到3点40分;206教室
第二位老师是English A 的老师,MsRead,安排到4点整,305教室
第三位是English B 老师,Ms Van Wyk,安排到4点20分,408教室
第四位是
Mathmatics老师, Mr Heeney安排到4点35分。104教室
学校大厅里有学生做引导员,沙发前面的茶几上放着精致的差点,咖啡和水,还有茶,家长可以在等待的时候填填肚子。
我就不一一介绍和老师见面的细节了。总结如下:
一,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教室里等待着家长的到来,他们都非常认真的准备和家长的会面,他们桌上的纸张上写着每位预约的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该学生的一些需要和家长交流的细节,面前的电脑里保存着学生上学期的成绩,老师会随时调看,和家长交流。每位老师都很热情,很尊重面前的家长。
二、虽然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但是老师会给家长介绍该学生的优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家长也可以告诉老师一些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便于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三、每位老师都是单独约见每位家长,保证教室里只有一位学生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表现被别人知道。
四、每位老师都表示今后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家长随时和老师交流,或者发邮件给老师交流看法。
五、对这次的家长会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况且,老师们对我女儿都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她是一个认真和有控制能力和勤奋的好学生,我当然也很开心啦!
六、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近距离交流的很好的机会,无论英文好坏,我都建议家长能够和老师好好交流一下,像我这样,就是手捧电子词典和老师交流的——为了孩子,咱豁出去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