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的冬天确实难熬。我们每天都要开空调,否则的话冷入骨髓。自己的卧室还是要开电热油汀的,这样一来,我们的电费花销就非常昂贵。
奥克兰之所以有那么多居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气候。来到了奥克兰首先看到的是路边的树木,大部分都是绿油油的,还有的树开着红花,白花,煞是喜人,就是草也翠绿的多。
我们因为住的是公寓房,朝向是西北,太阳从上午9点开始晒到下午4点多,整个房间温暖无比,犹如春天一样,终于可以不再使用取暖设备了。
从这一点上,我还是喜欢奥克兰多些。
但因为它的大,交通感觉不便,这几天坐亲戚家的车出去办事,几乎每次都遭遇堵车。问之,答曰:这很正常。而在基督城我却几乎没有遇到过一次堵车现象。
从这一点上,我还是喜欢基督城多些。
可是,生活不是万金油,让你抹来抹去;生活不需要选择,顺其自然,随缘而生,随缘而灭,才是它的真谛。
如果我放下一颗挑剔的心,静静地安住于每一个瞬间,我会发现无论是奥克兰还是基督城,甚至是南京,都是最美的,都是最适合我的。
有一个好友知道我要搬家去奥克兰之后,惋惜而又无奈地对我说:你是超级变形金刚。就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哈哈,我也觉得自己的行动迅速得令人吃惊,就连老公都大惑不解——为什么当初一定不去奥克兰,现在一定要在3天之内搬去奥克兰?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看到的是我最想得到的东西——所以我随之而改变了。我想抓住一切机会,我知道,如果我们这次不来奥克兰,继续留在基督城,其实生活照样平稳而有序地继续,我可以继续到佛光山写东西,女儿继续在原来的学校进行她10年级的学习,我们照样悠哉游哉地游泳打球看大海。
其实这也是我内心深处不愿意改变的原因——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熟悉了,就很难主动的离开它。
倒是女儿对知识的渴求让我汗颜,她渴望进入压力更大,更能激发自己能力学校的动力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搬家到奥克兰的勇气其实是女儿给予的。
看到很多国内的网站,很多家长——应该是大部分家长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培养他的竞争意识。孩子从小就被告诫,要想上好学校,就要考试名列前茅,就要和别人竞争。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有一点是我深深担忧的,就是孩子的心理能否堪此重负?因为我咨询的很多初中的孩子,往往因为竞争路上失了手而一蹶不振。
对自己的女儿,我从来就告诉她,你不用和别人竞争,你只要达到你自己最佳水平就可以了。说句实话,女儿的学习态度被我影响的有点四平八稳。她似乎很少关注自己在班级里的排名,那是因为我很少关心。女儿是一个不会和别人竞争的人——她似乎知道,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方式,都是唯一的,也都是最美的,我只要展现出自己的那一份就可以了。
她的试卷到了我的面前,也永远是问一句,错误的地方会做了吗?如果说会了,那么即使不及格,我也不会多说什么。
同样的,她很奇怪:为什么我考70分和考100分,妈妈你对我的态度都没有区别?
我说,因为妈妈想让你知道,分数在我面前不值一提。你考70分,代表你这个单元没有很好掌握,你知道了自己的差距,用心掌握就是了,你考100分,也仅仅代表你掌握了这次的考试内容,如此而已。
我不希望让女儿看到妈妈的心整天围绕着她的分数上下起伏,是因为我不希望女儿的心整天围绕着自己的分数上下起伏。
我希望我们可以拿出最宝贵的精力来关注人生中最重要的环节。
她的品德,性格,态度,教养,生活习惯,对待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分辨能力——是我特别关注的。
现在看来,似乎已经让我放心了。——女儿的善良,自信,自强,不温不火,谦虚而友好的态度,让她成了处处受欢迎的女孩。
女儿自制力很强,她4岁半开始练习书法,先大班,后小班。犹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在一旁谈笑风生,7岁的女儿站在桌边一笔一笔地练习点横竖撇捺,姐姐惊讶:她怎么一点都不会受到我们的影响呢?瞧她,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我回答,那是她被教育到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你选择写书法,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不受电视和谈话的影响,自己努力写好——我从来不会因为她做什么事情而刻意去保持安静,我希望她能学会自己安静而不是靠环境。
现在想想,也很不容易。她当时那么小,却能够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写那么枯燥的笔画,而且一写就是一个小时,写得不好,还要自觉地加写一个小时。老师要求每天写一篇书法,她会写两篇;老师要练习臂力,希望在悬腕的时候能够加个沙袋,家里没有沙袋,她就要我给她弄个大字典绑在手臂上。
这些,从来都不是我要求,而是她自己自觉自愿的,那时她才不过六、七岁。
所以我一直认为,与其要家长跟在后面督促孩子的学习,不如培养她自己要学习的良好态度。
孩子都是天使,精灵。家长需要的就是耐心而已——如果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去摧毁她,等待你的孩子慢慢长大,你一定会收获到最甜美的果实。
从孩子9岁开始,我教授她背诵古文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道德经〉。我们经常在她放学后,一边在公园里溜狗,一边背诵经典。为她的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功底,她也从中学习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平时开车接送她上学,来回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就是我给她的“上课”时间,从天文地理,到诸子百家,从盘古开天,到秦皇汉武,都是我们谈论的内容。可能我这个妈妈真的太“不拘一格”了,整天弄出很多新花样给她。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每周五下午有阅读赏析的课程,女儿说太浅,不想去上。我特准她周五下午不上课,她自己回来读了很多名著,〈简爱〉〈巴黎圣母院〉就是那个时候读完的。
她在阅读的同时,我这个妈妈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我们才能有共同语言,我会和她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命运,引导她正确地理解书中的精髓,而不是仅仅当作一本故事书读完了事。
她在上初一的时候,别的同学热衷电玩,热衷言情小说,她却一点也不为之所动,对我说:妈妈,我不明白那些言情书有什么意思,同学借给我看,翻了两篇就还给她了。
我窃喜,她已经初步具备了鉴赏能力啦!
平时看到小动物,她也是十分爱惜和呵护的;而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欣赏,更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女儿善于发现美,欣赏美,这比考试得100分来的重要的多啦!
在基督城她上的摄影班,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她要称呼别的同学阿姨叔叔甚至是爷爷。可是老师选登的几份优秀摄影作品也有她的一份,被刊登到了基督城的华人报纸上了。女儿很开心地拿来给我看。
我说你的照相机太简单,要不要妈妈给你买个高级点的?她说不用不用,这个足够了,老师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抓到最美的瞬间。
对于物质金钱的态度,她也初步树立了起来,那就是,钱是为人服务的,需要时千金一掷也不可惜,不需要时,一分一厘都要节省。
女儿的性格是内外兼顾的,对于不熟悉的人,会觉得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而对于熟悉她的人,则觉得她笑话多多,妙趣横生。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她很贴切。
去年回到南京的时候,姥姥让她写几篇〈心经〉的书法,她能够坐在书桌前4个小时不动弹,一笔一笔写了好几篇,姥姥开心地裱起来送人。
在对于长辈的态度上,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一点。也许是小时候古文经典背多了,孩子特别孝顺长辈。
以前女儿和我就一台电脑,回家后她会趁我做晚饭的时候上网做自己的事情,可是只要我的QQ一闪,她会立刻跑来叫我,从不霸占电脑,就算自己正在通过网络看大片,到了最精彩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把电脑让给妈妈,真的让我好感动。
现在有了两台电脑,彼此不会再争抢了,但是因为我摄像头和麦克风在托运的行李中还没有到达,我电脑是没有办法视频通话的。昨天我用自己的电脑和姐姐聊天,她提出通话,我想都没想,就问女儿:能不能把你的电脑和我换用一下?(她的手提电脑有外置麦克风),女儿没有立即回答,正好姐姐要出门,就算了。可是没过两分钟,女儿把自己的电脑拿到了我的面前,说妈妈要不要换?我这才知道,人家正在从网上看〈哈里波特〉,为了我的一句话,特意停下来和我交换,让我和二姨聊天。
女儿的懂事和谦让,让我很欣慰。
昨天晚上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不够用啊!
我听了好开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