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2010-12-10 15:17:37)
标签:

成长点滴

育儿

分类: 家有小儿

 

假如你没有足够的准备在孩子三岁以前陪伴着他(她),那就请不要让他出生吧!

在他幼小的时候,父母的缺失,将造成他终生的精神残缺,他内心的坑洞只有他自己知道。无论他取得何等的成绩,登上什么样的领奖台,他都很难完整他的生命,从而获得基本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为了抵抗内心的不足与坑洞,他会拼命地奋斗与挣扎,寻找外在的赞美与肯定。纵使他靠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鲜花与掌声、荣耀与财富,仍难以掩盖他内心深处的空虚与苍白,更何况那些突围失败,被现实社会否定的人呢?他的人生该会有怎样的悲剧?

假如我们这个社会所多的是那些内心苍白精神残缺的人,我们该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我们到哪里去找到理想的伴侣?我们何以获得幸福与圆满?

每当我的情绪沉到海底,情感的冰点到来,我看到我的残缺与坑洞,它吞噬着我。我抛弃生活,也被生活抛弃;我无法感知我生活中的热气腾腾的幸福氛围,我沉在我的空虚里。我知道那根源来自我的童年,那父母缺失的世界,尽管有爷爷奶奶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可是我还是没能建立起跟父母连接的纽带,问题在于,当我七岁回到父母身边,一切都来不及了。

爱的根扎在生命的源头,在他不会说话的时候,他需要真正的拥抱,来自父母的全身心的拥抱!而这拥抱是他精神的维他命,是他健全人格的营养素,是他幸福圆满的根本保障和充分必要条件!

杰出优秀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出人头地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荣耀财富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假如没有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完整,就没有正常就没有幸福可言。

朋友红在儿子一岁时送回老家三个月,回来后儿子变了,总是霸道的抢哥哥的一切,紧紧缠住妈妈,遇到生人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红说:真后悔啊!看似省了三个月的事,要花六个月也不一定弥补过来。

父母一段时间的缺失就造成孩子的没有安全感以及源自内在自卑的外在逞强。

那些一直交给爷爷奶奶的留守儿童呢?他们将成长为怎样的孩子?

教育的主体只能是父母,教育的责任只有父母才能担当得起。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来帮忙,但是他们只能是参与者。到年轻父母的大本营里,带来亲情和关爱,帮助料理家务。而教育的规则要由孩子父母来制定,闲暇游戏时间要由父母陪伴。

假如,教育的主体是祖父母辈,也就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什么人,而父母是缺席的,我要说这样的教育没有利只有弊,问题将会成堆,而且没有解决办法。

假如你有了宝宝,在他幼小的时候,起码三岁以前,不要转身离开他,要给他尽可能多的陪伴与拥抱。——这是育儿的铁的法则,请相信!

 

(以此文参加新浪育儿栏目的活动,以表支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情少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