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 文/盈盈公主的妖精妈咪(原创,转載请注明出处)
近期有两件事情感悟特别的深,一是在幼儿园一个全陪孩子的保姆,二是女儿早教学校专职的早教老师。
先讲讲保姆的故事。第一次见她,是因为那个对环境特别敏感的孩子,这个特别的聪明的娃娃,智力超常,学习能力超常,唯一的问题是对陌生人的排斥,已经严重到了除了妈妈,偶尔爸爸,其他人绝对不可以有任何的、哪怕是轻微的身体接触的地步,看了好几次心理医生,判断是有自闭症倾向。
这个保姆花了整整三个月,才可以亲近这个孩子。而在幼儿园,我只花了半天的时间,这个孩子就愿意在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抱抱我,第二天看见我的时候,很快乐的冲我叫:阿姨,早上好!总是别人的孩子,我做不得什么的。
最开始还觉得保姆挺尽责任,至少饿了冷了吃药,都按时按点,还在幼儿园全程陪伴碰上孩子。刚入幼儿园的娃娃,扩大的不安全感引起的哭闹,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这个时候就发现问题了。
孩子的任性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威胁,保姆总是以把她卖到收废品的地方去当要饭的孩子、警察叔叔会过来把你关进黑房子里没有人来救你之类的语言成功阻止孩子的眼泪。含着眼泪的孩子回应着保姆的每一个要求:去位置上坐好;乖乖的喝水;吃完所有的食物……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需求,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而威胁,甚至威逼,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孩子不安全的因素,短时间可能达到了效果,长此以往,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再来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
与女儿发生了冲突,不过两分钟的时间。
起因是我们在游乐室玩耍的时候,发现汤姆布利伯不见了,我们就在游乐室分开去找,该老师不知道什么是汤姆布利伯,但是知道花园宝宝。(这个倒不是问题,因为没有盈盈之前,我也没有听过说它们)
找到汤姆布利伯之后,女儿抱着嗯嗯哦哦和咦咦去了小房子里玩耍。老师为显示对孩子的关心,跟上来和女儿聊天,指着哦哦问:这个是什么颜色啊?
女儿看她一眼,说:这是哦哦!~~~~
老师的回复是:你不知道啊,我都知道这个是什么颜色,你真笨哦!
女儿的情绪明显没有那么好了:这是我的,我不要你玩!~~~(女儿认为老师是有敌意的,至少是有意来分享来抢她的玩具,而这个老师,并没有得到女儿的认可,所以,她的出现干扰了女儿的游戏时间。而三岁的孩子,还不能正确的表达她内心的想法。)
老师转向我:你女儿的脾气还有点大哦!
我呵呵了一声:她不喜欢你说话的方式!
老师转向女儿: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呢,其他的小朋友都很喜欢我呀,小孩子的脾气不可以这么怪哦!
我有些无语了。
短暂的几分钟时间,老师给女儿定义了几个标签:笨、脾气大、脾气怪!
显然,三年的幼儿教育学习,除了学习书本上的标准定义,并没有老师教授未来的老师们如何了解孩子的需求,并根据孩子的需求给予不同的回应。况且这些老师们并没有结婚,没有孩子,除了理论操作,哪里来的实践经验。再说爱的方式千千万万种,别人的这种方式,不过是另一种爱而已。

我对女儿成长的要求很简单:正确的表扬自已内心的想法,正确的理解事件的发生,学会解决问题,以最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后得到自已把握自已的人生。
没有人能代替孩子的成长,也没有人能知道孩子成长的需求。作为母亲,学会观察,学会了解,甚至需要尝试性的经过很长时间,才可以摸索出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母亲会在孩子“呀呀”学语甚至表达混乱时,能第一时间准确的回应孩子,这不得不让旁人啧啧称奇,感叹这超越一切的母爱。
正确的爱孩子,是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包括孩子需要的爱。
这一种钱买不来的独特感受,并不是花高价请一个全职保姆,或者交到一个昂贵的私立学校能满足的,任何人,都不是孩子的母亲,只有自已才能完成。
别让畸形的爱,伤害了自已愿意用生命去爱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