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瓜籽的往事

(2022-06-06 14:05:24)

        白瓜籽的往事

        白瓜也称西葫芦、茭瓜,我的老家四平梨树那边叫白瓜。白瓜籽就是白瓜瓤里成熟的种子,可以食用,还有药用价值。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研究白瓜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而是因为50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白瓜籽方面的文章。近日没有什么事情,翻阅了一下藏书和资料,看到了自己1972年12月2日在《红色社员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把白瓜籽卖给国家》。那时我还是下乡知青,也是社员,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看到这篇文章,往事又浮现眼前。

        现在的年轻人看了这个题目可能是一头雾水,有白瓜籽就到市场上去买呗,怎么卖给国家呢?现在除了军品、毒品、走私品等国家禁止在市场上交易外,凡正规渠道生产和进口的产品,只要国家没有限制的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可在1972年的时候是绝对不行的,那时国家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什么能到市场上卖,什么不能到市场上卖,都是有明确规定的。随便到市场上去卖东西,就是搞资本主义活动,是不允许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像电影《青松岭》中的钱广,拿点山货到市场上去卖是要受到批判的。

       我写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当时我下乡的亲仁大队第二生产队,按照上级要求种植了一些白瓜,因为国家出口需要白瓜籽。这是指令性计划,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有丝毫走样。秋天白瓜籽获得了大丰收,按当时国家下达的收购计划是富富有余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主张把白瓜籽卖给国家一部分,其意思就是完成国家计划就行了。剩余部分拿到市场上能多卖些钱,这样可以为集体经济增加点收入。多数社员(现在应称为村民)不同意这样做,主张全部卖给国家。他们认为把白瓜籽拿到市场高价出售,就是投机倒把,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主张把白瓜子拿到市场上高价卖的人不服气地,说“多卖两个钱也是为集体,没有往个人腰包揣,有啥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为集体就不存在方向道路问题吗?针对这一问题,生产队长组织大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按照当时的理论和政策,把白瓜籽卖给国家,可以出口能够换取外汇,有利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到市场高价出售,就是搞资本主义活动。打着为集体的幌子,干着资本主义的勾当,它比一般的资本主义活动危害性更大,因为它在“集体”幌子的掩盖下,容易蒙蔽一些路线觉悟不高的人。当时社会大环境是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什么事情都要上纲上线来认识。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分清了路线是非,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把白瓜籽全部卖给国家。

       我觉得这件事处理的好,符合党的路线和政策。于是就把这件事的提出和处理经过写了出来。写完后自己觉得还不够劲,就又添加了广大社员通过这件事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等议论,认为这是文章的高点所在。修改完后,就寄给了《红色社员报》编编部,报社很快就在1版刊发了这篇文章。

        我拿着《红色社员报》刊发的文章,与自己的原稿进行了对照,发现在编辑时,把那些空泛的议论全部都删除了。文章用事实讲清了道理。这使自己深受启发和教育,认识到,要把文章写得短些,使读者一看就懂,就必须改进文风,以事明理,事理分家,画蛇添足,是没有说服力的。为此,我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成了一篇文章:《要以事明理,勿画蛇添足》,发给了《吉林日报》群工部。这篇文章被刊发在《吉林日报》编编部主办的《工农兵通讯员》1973年第3期上。

        一件卖白瓜籽的小事,使我写成并发表了两篇文章,对我来说收获还是颇大的。

        现在这件事绝对算不上是什么新闻,根本不可能在报纸上发表,更别说在报纸的一版刊登。这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报纸和文章,当时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必须这么办,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看政策的调整和理论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不进行改革开放,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能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吗?!

       诚然,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甚至桎梏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用历史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既不能抹煞,也不能割断。可以说计划经济奠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进而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片废墟上,用比西方国家短得多的时间,基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今天的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认识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开始的提法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认识上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对计划经济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辨证的否定,是一种扬弃。

 

     把白瓜籽卖给国家

[图片]

[图片]

    把白瓜籽卖给国家

        梨树县小城子公社亲仁大队第二生产队,今年种了一些白瓜。白瓜籽收获后,有人主张卖给国家一部分,一部分到市场上高价卖掉,这样可以为集体多增加点收入。大多数社员不同意这样做,主张全部卖给国家。他们认为,把白瓜籽拿到市场上高价出售,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可是那些人还不服气,说:“多卖两个钱也是为集体,没往个人腰包揣,有啥不符合方向的。”

        为集体就不存在方向道路问题吗?生产队长高金宝想,应当通过这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对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分清路线是非。于是,便领着大家反复学习了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引导大家就高价卖白瓜籽的具体事例进行了分析。有的社员说:“把白瓜籽卖给国家,可以支援出口,有利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如果不顾国家的需要,只为生产队多得钱,就是只顾小集体,丢了全局”。还有的社员说:“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能简单地从为集体的名义上去看,要看它的实质。到市场上高价出售白瓜子,就是搞资本主义活动。打着为集体的幌子,干着资本主义的勾当,它比一般资本主义活动危害更大,因为它在‘集体’的幌子的掩盖下,容易蒙蔽一些路线觉悟不高的人。

        通过这次讨论,使社员们分清了路线是非,决定把白瓜籽全部卖给国家,支援出口。 

(原载《红色社员报》1972年12月2日)

要以事明理  勿画蛇添足

[图片]

[图片]

   写文章以事明理,不搞画蛇添足,才能使文章富有说服力和战斗力,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我写的《白瓜籽卖给国家》这篇报道就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我们生产队根据上级要求种了些白瓜,白瓜籽收获后,多数人主张全都买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少数人主张卖给国家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拿到市场高价卖掉,这样可以为集体多增加点收入。生产队长认为,在处理白瓜籽的问题上反映了公私两种思想的斗争,有必要通过正确处理白瓜籽的问题对社员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他便领着大家学习党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并组织大家对如何处理处理白瓜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和讨论,社员们分清了路线是非,统一了思想,决定把白瓜籽全部卖给国家。这件事处理的好,于是我就把这件事的提出和处理经过写了出来。写完之后,觉得还不够劲,又加了一些议论,然后念给贫下中农听,请他们把关。贫下中农听完了说:“前面那些实际事就能说明道理了,后面那些大帽子没啥用。”当时我心想,后面的议论正是文章的高点所在,咋能说没用呢?由于自己自恃高明,没按群众的意见对文章认真修改,就寄给了报社。《红色社员报》在刊用时把那些空乏的议论全都删去了。文章用事实讲清了路线是非,使人一看就明白。这使自己深受教育:认识到,要把文章写得短些,使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就必须发扬无产阶级的文风,以事明理,事分家理,画蛇添足,是没有说服力和战斗力的。

        要克服画蛇添足的毛病,做到以事明理,言简意明,就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自己所要反映的事物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能最反映事物本质的事例,来说明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这样,才能写出受群众欢迎的 、富有战斗力的文章来。

(原载 《工农兵通讯员》1973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刘洋点赞
后一篇:高考第一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