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传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陈氏56、42拳谱
(2017-10-16 11:23:46)
标签:
太极拳洪传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洪式太极功夫 |
分类: 太极拳 |
洪传陈氏太极拳第一路名称目录及动作
1、金刚捣碓
7
2、拦擦衣
5
3、六封四闭 5
4、单 鞭
5
5、左转身捣碓
6
6、白鹤亮翅
2
7、搂膝拗步
5
8、初 收
2
9、斜行拗步
5
10、再
收
2
11、前堂拗步
4
12、掩手肱捶
4
13、右转身捣碓
5
14、十字手
2
15、庇身捶
4
16、背折靠
3
17、下掩手捶
3
18、双推手
5
19、三换掌
3
20、肘底捶
2
21、倒卷肱
6
22、白鹤亮翅
2
23、搂膝拗步
5
24、闪通背
8
25、进步掩手肱拳 1
26、退进步拦擦衣
3
27、六封四闭
5
28、单
鞭 5
29、上云手
8
30、高探马
4
31、右插脚
5
32、左插脚
3
33、左转身蹬脚
34、前堂拗步
4
35、击地捶
2
36、二起脚
37、护心拳
7
38、旋风脚
4
39、右转身蹬脚
5
40、掩手肱捶
6
41、小擒打
4
42、抱头推山
6
45、前
招
2
46、后
招
2
47、野马分鬃
5
48、左转身六封四闭4
49、单鞭
5
50、退步双震脚
10
51、玉女穿梭
2
52、拦擦衣
3
53、六封四闭
5
54、单
鞭
5
55、中云手
8
56、双摆莲脚
2
57、跌
岔 2
58、左金鸡独立2
59、右金鸡独立5
60、倒卷肱
4
61、左转身进步挤2
62、顺拦肘
2
63、白鹤亮翅
2
64、搂膝拗步
5
65、闪通背
6
66、进步掩手捶5
67、进退步拦擦衣3
68、单
鞭 5
69、下云手
8
70、高探马
4
71、十字摆莲脚6
72、指裆捶
3
73、猿猴献果
1
74、六封四闭
1
75、单
鞭 5
76、穿地龙
2
77、上步骑鲸
2
78、退步跨虎
4
79、转身双摆莲脚4
80、当门炮
2
81、左转身捣碓5
(一)金刚捣碓7
(三)六封四闭6
(五) 搬拦捶3
(七) 护心拳5
(九) 搂膝拗步5
(十一) 径拦直入1
(十三) 金刚捣碓3
(十五) 庇身捶4
(十七) 斩手2
(十九) 掩手肱捶
(二十一) 大红拳
(二十三)小红拳
(二十五) 穿梭
(二十七) 闪通背
(二十九) 裹身鞭
(三十一) 手肘势
(三十三)翻花舞袖
(三十五) 伏虎
(三十七) 右单云手
(三十九) 左单云手
(四十一) 下双撞捶
(四十三) 海底翻花
(四十五 )扫蹚腿
(四十七) 右拳炮捶
(四十九) 进步侧靠
(五十一) 倒插花
(五十三) 左变式打桩
(五十五) 右二肱
(五十七) 右回头当门炮 (五十八) 撇身捶
(五十九) 拗拦肘
(六十一) 窝底炮
(六十三) 风扫梅花
五十六式《陈氏太极拳》 拳谱
看似简单的24式太极拳,练好了不容易,左右蹬脚很是不好练,扑步穿掌没几年功夫也练不好;
预备势
第一段
第一式
起势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三)
第三式
白鹤亮翅
第四式 左右搂膝拗步(三)
第五式 手挥琵笆
第二段
第六式 左右倒卷肱 (四)
第七式
左揽雀尾
第八式
右揽雀尾
第九式
单鞭
第三段
第十式
云手(三)
第十一式 单鞭
第十二式 高探马
第十三式 右蹬脚
第十四式 双峰贯耳
第四段
第十五式
转身左蹬脚
第十六式 左下势独立
第十七式
右下势独立
第十八式
左右穿梭
第十九式 海底针
第二十式 闪通臂
第二十一式 转身搬拦捶
第二十二式
如封似闭
第二十三式
十字手
第二十四式 收势
42式太极拳谱和要领提示
42式太极拳是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规范性,适应国际、国内太极拳竞赛的需要,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所编的竞赛规定套路。其特点是以杨式太极拳大架风格特点为主,兼有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和吴式太极拳的平圆动作,形成了动作外形严格规范,动作气势舒展大方;动作劲力刚柔相济,动作速度匀速有变,技术全面的特色。它虽名为“竞赛套路”,但是不失良好的健身作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深受群众的喜受,在群众中普及面极为广范,练习者彼众。为使老年同志学拳时,易学易记,现将42式太极拳编成歌诀,介绍给大家,此歌诀能对方大家有所帮助,这正是作者所希望的。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二)起肩过胯膝外搂,
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
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
8.捋挤势(二)捋势变挤圆又连,
手随腰动劲不断, 劲从根起形于梢,
节节贯串一气连。
9.进步搬拦捶
10.如风似闭:臂下穿手十字封, 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
跟步助劲显奇功。
第二段
11.开合手:两手开合于胸前, 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
意念存在两掌间。
12.右单鞭:右脚横开体微转, 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 侧弓步子裆宜圆。
13.肘底捶:扣脚掩掌接抱球, 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 三尖相照合要求。
14.转身推掌(二)撤步碾脚把体转, 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 左右式子紧相连。
15.玉女穿梭(二)捋后搭手于胸前, 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 左右式子紧相连。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两掌掩合于面前, 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 护腹弓步前打拳。
18.野马分鬃(二)转身旋臂横挒掌, 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 左右式子紧接上。
第三段
19.云手(三)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二)左腿蹬直右腿弓,
落勾挑掌似斜行,提膝上挑同侧掌,
左右式子皆相同。
29.退步穿掌撤步弓腿后闪让, 右掌下按左穿掌,横掌下按胸前护,
穿掌取喉人难防。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该文章转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aijiq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