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扎实实教语文

(2011-05-10 18:56:03)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感

扎扎实实教语文

-------青岛之行学习收获

416,我有幸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全国小学名师优质课的展示活动。可以说,两天的行程充实而又忙碌。两天听了五节课,课虽不多,但收获最大的是每节课后能跟随着名师围绕着阅读教学进行的专题的讲座。回来后,我认真的翻阅了听课记录本,回忆着两天的学习内容,可以说受益颇丰。

五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五节风格的几节课,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让我领略了大师的风采。送运来老师运用不断创作的漫画,一边画一边给学生留出幻想的空间,在学生的想象中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好词好句,如何按照写作的顺序写作文,如何合理的想象。很快学生就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在平时,我最怕学生写想象作文,孩子们想的天马行空,但是听宋老师指导的想象作文,是那么行云流水,如此简单。王廷波老师执教的《群英降马》,重点呈现的是朗读的指导,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以突破的地方。开始学生读的有些昏昏欲睡,王老师恰当的运用了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岳飞传》的录音,一下子让学生明白了,朗读要通过感情,将当时的情景再现的方式。孩子们的朗读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都积极地投入模仿评书的方式,效果真的不错,孩子们读的投入,读的有激情。吴琳老师,执教了《生命 生命》一课,她那种“教无痕”的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大家的风范。课堂中,孩子是课堂的主人,给孩子充分的学习空间,在思考中做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吴老师在讲座中说道: “课堂上,老师让孩子学会了他不会的东西,孩子怎能不喜欢上语文课呢?”她的学生爱上她的语文课,同样也会爱阅读。李卫东老师执教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虽然我也曾上过这节课,但是听了李老师的课,我发现自己对这篇文章是那么陌生。李老师抓住“字、词、句、篇”从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体现出高段语文的目标特点。吉春亚老师温文尔雅,她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虽是一篇古文,但是在她讲来是那么有意思。他巧妙的设计让学生走进严监生的内心世界,揣摩他的心思。老师不忘语文课堂不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力,更将说落实到写上。写出严监生的内心话语。

从这五节名师的课堂中,我真切的体会到他们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扎扎实实的教语文。我了解到,他们都是当天来到青岛,并没有见过来上课的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甚至不了解他们的学情,不知道他们怎么预习的课文。但是课堂中,孩子们的的确确跟随老师学到了课文中的知识,学到了语文中应掌握的语文能力。结合着名师们的报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深入文本,扎扎实实解读文本,是讲好课的关键

在听课中我不止一次的感叹老师们对教材理解的深入,他们对教材的理解,教材的解读无不让我佩服。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恰到好处。哪怕一个字、词,一句话所引发的作者的感受都会引导学生揣摩、体会、感受。情景的创设,教学策略的设计,无不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例如吴林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她有的放矢的让学生体会、学习课文中所举的三个关于生命的例子,更多的是在整节课中,没有离开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的一生经历,老师出示了杏林子一生的磨难,他的日记,他内心的独白……这些资料的补充,一下子让孩子们更加理解了对生命的可贵,引发学生思考:对于生命的价值,不仅仅要珍惜生命,还要感谢生命!这也是作者杏林子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她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吉春亚老师也讲到:语文课上,我们要让学生潜心听话,开口说话,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要动笔书写、积累感悟。所以,语文课,教师都要做到先深入研读教材,准确的解读文本,细读文本。在文本中慢慢的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为学生学习服务。我看到吉老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篇课文都备有一个大致的教案,抓住课文的主线是教好课的关键。更让我对这些名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付出感到敬佩!

二、备好学生,扎扎实实教语文,教学生不会之处

 在这些课堂中,听课的老师都有一个感触就是课堂的“真”和“实”。真,真正的教语文,正像吉春亚老师讲到: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一门以掌握语言(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课程。王廷波老师也提到,语文的课堂就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王老师还提到:崔峦老师提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语文阅读课说再见,首先要明确语文课堂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课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在老师们的课堂中都第一体现这几点。每节课都有学生的动笔、书写、作批注。实,为实实在在。教学生不会之处,遇到学生难点,就停下来,教学生,让学生会,做到目标的落实。李卫东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课堂就体现了教学生不会之处,教学生方法,体现老师的教学价值。整节课,老师就是让学生不断的提问,“提出你不懂的地方。”整节课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会之处,帮学生解答了问题,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博览群书,扎扎实实做学问,是当好语文老师的前提

听课过程中也让我感受到了每位教师扎实的功底,渊博的知识。宋老师一位语文教师,但是他的漫画画的栩栩如生,形如流水。就是在他一点点精彩的创作中引发孩子的不断想象。吴琳老师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青岛之行,让我看到了现在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让我学到了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方向。正如吴廷波老师在讲座里谈到的杨再隋老师的一句话“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朴朴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在今后自己的教学中,我会潜心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