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诗人莭的遐想(旧作)

(2024-04-29 18:56:38)
标签:

旅游观光

时尚

文化

颐翁诗词

分类: 观光旅游

    [转载]端午诗人节的遐想

             五芳,当指中华龙、屈原、伍子胥、曹娥和历代英烈。

             五德,当指主德、官德、民德、商德、兵德。

 旧作重发

               端午诗人节的遐想

 

    又是一年端午节,也是诗人节。几年来颐翁每逢端午节都要写几句诗。

    现在汇集一些附后,供网友们鉴赏,也算是对诗人们的敬仰和怀念吧。 

颐翁有诗叹曰,

   文明当自糊涂始,人类不可太聪明。贪婪过度地球毁,质朴浑诚筑友朋。

   诗词歌赋深寓意,妙处常在不言中。端午悟捂诗舞趣,五茯艾叶香梦粽。

   五月五要在门首揷艾蒿,还要用苇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我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第一印象。为什么要插艾蒿?父亲说,黄巢起义见人就杀。只有门首插了艾蒿的家庭,可以免遭其难。于是就流传下来,每到五月五家家门首揷艾蒿。其实艾蒿的谐音是“爱巢”不只是表达对黄巢的敬意。同时也有爱自己的“巢”即自己的家的意思。我小时候家在河北农村。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屈原之类的故事。可能文人们会晓得。我们那也没有赛龙舟什么的活动。倒是有皮影戏。届时肯定要演黄巢起义和朱温叛变(他是黄巢的大将,背叛了黄巢)十三太保李存孝等等故事。揷艾蒿,似乎还有辟邪的意向。艾蒿可以驱蚊。似乎还可以泡水喝,治拉肚子。祖母每年都要到田边地头採一些艾蒿,晒到半干时编成艾蒿绳子,夏天夜间点起来可以驱蚊。那味道闻着,似乎也是最好的催眠烟剂了。祖母嘴里总是叼着那长长的玉石嘴的大烟袋。父亲每年都要种一亩半亩的黄烟。除了供祖母抽烟之外,也还是有不菲的收益。在小麦和大白菜之间,加一季黄烟,应当是河北地区最好的种植方案。至于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我只听父亲说是见了兵要少说话。把嘴粘上或用鸡蛋堵住。不就说不出什么惹是生非的话来了。其实自民国以来,兵匪之祸连绵,老百姓最怕的还是兵啊。后来就改怕那基层的官们了。他们的话就是圣旨。小民是违背不得的。现在农村的五月五似乎没有我小时候那些习俗流传了。不过据说阴历五月十三是萝卜爷的生日。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肯定要下雨的。据颐翁推测,古时的农历五月五,正逢北方小麦等作物灌浆即将成熟之际。它们的籽粒已经可以吃了。但是生吃是很黏的东西。所以就形成了吃黏的意思和习惯。我小时候就爱吃大约是五月五前后,用青色的大麦粒子,稍微用锅温热一下,放在磨盘上一磨,就出来黏在一起的麦粒,叫黏珠儿(黏缀儿)很好吃的。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端午节也很可能是黄河流域最先有的,不可能是百越先有此节。黄巢起义也正好发生在黄河流域的这个季节,

    当然,节日的来源,肯定有多种说法才对。现在人们到处都在议论着南方某地赛龙舟的事。可现在到处是污染的江河湖海。人们见到的都是黑绿黑绿,刺鼻的污水和灰喜鹊。杨树底下都是白花花的喜鹊屎。真不知该怎么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些粽子和鸡蛋,把嘴堵得严严实实的,少说为佳啊。不过这已经公开了的诗人节,总该写诗赞赞屈原才是。于是颐翁有诗叹曰,

   屈原遭祸皆因嘴,满嘴离骚与九歌。楚国和谐因尔坏,身自由己投汨罗。

   早有诗经风雅颂,偏来微辞赋新说。当官发财传古意,令色巧言尔多舌。

    端阳赞屈子,仕宦当所思。博爱全人类,盛世忧危时。

    华夏树躯干,滋生腐败枝。防腐须根治,政明清产资。

    财产申报法,公人先行之。莫学卢武铉,投崖后悔迟。

    天下为公始,常诵大同词。生命诚短暂,名垂千古知。

附上颐翁前些年游岳阳楼和屈子祠的诗作

 01·11.27-28. 岳阳楼屈子祠

  月淡寻归宿  日夕上岳阳  醉仙洞庭隐  神梅几枝长

  巴陵一光顾  子敬墓亭殇  汨罗屈子祠  江阻路山荒

   碑林独来往  天问坛续章  九歌台风冷  满园书草香

   回首离骚阁  鸟儿问答忙  苑空空寂寞  秋景景悲

   欲寻衡山麓  重渡汨罗江

 011.29.  登衡山

  汨罗江畔牢骚甚  脚下衡山车等急  官道妖娆通山顶  缆车款缓半路嶷

  人稀树静莺无语  店密楼多客远离  雾暗阶崎苔深绿  松枝奕奕南岳

 

人生退隐好,醉卧白云间。春秋随处去,天下我独闲。
朗月琼瑶泻,桃园碧玉凉。窗前虫寂寂,径外酒香香。
华夏魂何在,当修盛世文。莫为帝王误,权利自由民。

信步乐陶然

    名亭争荟萃,信步乐陶然。屈子赋独醒,醉翁吟二泉。

    草堂碑浸月,一揽望谪仙。沧浪百坡渺,群贤毕至轩。

    兰亭聚友序,墨染鹅池闲。云绘楼清阁,两湖岛桥莲。

    沁香寻家酿,飞絮绕松杉。瑞像登晚眺,春秋荡怡船。

    凉风戏姊妹,四季百花鲜。江亭江藻建,一醉一陶然。

    诗会逢端午,常诵爱国篇。但愿人长久,共建文明园。

 

    端午诗人聚,聚吟品离骚。骚情尽风雅,雅荡文化潮。

    潮起俗和寡,寡因待推敲。敲得流民韵,韵颂端午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