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园遐想78迎雅(旧作)

(2023-05-17 07:06:58)
标签:

桃园遐想78(旧作)

旅游文化

文化采风

星座

颐翁诗词

分类: 桃园遐想
桃园遐想78迎雅(旧作) 


旧作重发

           桃园遐想    78   迎雅

 

    常德桃花源,自陶亮到此开发以来,多处山坳已连成一片。山清水秀,古朴民风。至公元216年刘关张及孔明前来拜会,已有相当规模和气势。后来刘备以此为蓝本,管理荆襄九郡的农耕事务,甚是十分得心应手。由于刘关张晚一年多来常德桃花源,给陶亮父子又留出了更多时间,修缮整理老屋旧宅。山门处也点缀得更为壮观,典雅。由陶亮新书写的楹联妙对,

        源头阔水開天境,桃岭圜山囲地缘。

    几个斗方大字,遒劲有力,引人注目。陶文陶武还特意在石刻凹处,新涂了赭红色。进山门,绕过一片绿油油的桃林,九间高屋建瓴的厅堂前,菊花盛开。荷叶掩池。好一派初秋胜景。

    这日为迎接诸葛孔明和刘关张的到来,陶文陶武率领三千庄丁勇士,出山门十里迎接。在长亭品茶之后,引导至山门外来见陶亮。刘关张和诸葛孔明却只带了少许军马。诸葛夫人领菊荷冬红等女眷在后。这秋菊和夏荷原本都是陶亮的远房亲属,后来嫁给刘备之前,才认作了干女儿。所以才与这刘备有了翁婿之情。陶亮一早就已派人在山门守候。只等望见刘关张和孔明身影,即刻进厅堂禀报。陶亮率桃杏及子孙们一干人等出山门迎接。

    诸葛孔明在陶亮的陪同下,步入大厅。桃杏则陪着诸葛夫人等进入内宅看茶叙话。诸葛孔明紧靠陶亮落座。刘关张等则分坐两边。这是陶亮提前布置好的座位。孔明落座之后,再次起身施礼。陶亮慎怪道,我本山野之人,最担不得这种种礼节。你只管坐下说话。不必拘泥于礼数。刘备也对孔明说,岳父大人随和惯了。今与军师一见如故,何必拘谨起来。孔明朗声笑道,主公岂知这信佛居士,虽是随和,但处处都有尺寸。不比我们一般道众和散仙们,任意慵懒懈怠。陶亮马上接语道,不不不。佛中也有赤脚大仙与菩萨观音之别。我本数赤脚大仙一类是也。有时甚至于芒鞋破被随缘随处,又何曾真正受过什么戒律约束?一番话说的孔明越发笑个不住,掩口失音。

    陶亮见诸葛孔明并不拘谨。便问,先生可是与那司马水镜高人常有来往?孔明道,偶尔一叙,并不曾多有造次。倒是有云长和翼德常提起明公,对老人家知晓的佛经佛理,颇感兴趣。今特来求教一二。陶亮也不客套,稍加思索道,佛,乃非人也。道,乃仙人也。二者皆不俗。只是自从佛教传入,道人多有不娱。时常有些微词,讥讽之为不惜髮肤,何惜他人?故道人长发稽首,佛家削发为僧。两者不仅外形迥异,呓语呢喃相反。说禅与打坐等均有不同。只是这气功的神气精气原理并无太大差别。翼德从小受我影响较多,所以其佛性稍有一些。而云长从外乡来拜我为师,一直较为倾向道教。我虽信佛。但也崇道。应该说,从神圣二字的深切意义讲,千秋各半,都是教人向善,和谐社会而已。不知孔明先生有何见地。孔明见问,循而答曰,孔子与释迦都小于老子几十载。释迦创佛之前,是否已经知道老子的道德经?佛讲究悟,道讲究达。先达后悟,还是先悟后达。我比较倾向于达先于悟。没有达,怎么悟,悟什么?看来明公也是先悟道,后悟佛的。陶亮听到此,哈哈大笑说,正是正是。刘备见他们谈论许久尚未好好品茶。举杯献茶道。这佛道似乎都善品茶。我们同饮此杯如何?关张也乘机举杯。宾主这才改换话题,说起这茶道茶具来。颐翁有诗叹曰,

        参禅论道意弗如,大道通天需念珠。

        说法释迦常说法,传经老子道德书。

        宗师释义多岐见,南北东西总殊途。

        桃源虽小天下讲,社会和谐万国逑。

    这陶亮见刘备说的在理。茶罢,邀众人筵席后,一同观赏常德的桃源胜境。原来这桃源除众人来时进出的山门外,尚有几处鲜为人知。可以互通的山门、水路。站在桃源山和桃花山的高处左右俯瞰,水抱山环,甚是壮观。现在他们所在山坳,不过是桃仙谷中的一块小平原而已。依山而建的点点房舍,错落有致。桥隧相连互通之间,既有水田,也有林木松竹及各种菜蔬。山民平时除从事各种劳作外,就是按陶亮的号令,集训青壮,练武习文和排演各种阵法及队列。对此山民已经习惯了,从无怨言。

    刘备见此情景,即刻勾起以往对涿郡桃园的无限怀恋。他叫张飞去通知桃杏他们,今天晚餐,就在这峡谷山野之中,搞一次篝火聚会如何?张飞也正有此意。就不知陶亮意下如何。

 桃园遐想 <wbr><wbr><wbr> <wbr><wbr><wbr> <wbr><wbr><wbr>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