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基督教(旧作)

(2022-12-22 08:35:36)
标签:

北京的基督教(旧作)

旅游文化

文化采风

星座

颐翁诗词

分类: 话说北京

   北京观察-山村里的十字架

      目前北京保留下来的元代天主教堂仅剩门头沟区后桑峪村天主堂一座

北京长辛店教堂

   辛店教堂原貌旧照,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教堂钟楼上的尖顶   辛店教堂始建于1911年,是典型的歌特式建筑。此教堂是当时丰台和房山地区的总铎堂,有房间24间,占地7.75市亩。教堂于1951年关闭。老教堂一直保存到二十一世纪初,但不知道为什么,北京教区非要将老教堂拆除,在原址上盖起了一座远逊于原教堂新教堂。2009年,教堂开始恢复宗教活动。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作者

 旧作重发

              话说北京   77   北京的基督教

 

     很少有人提起了。北京大学现在的校址,曾经是基督教参与创办的燕京大学旧址。最近颐翁去门头沟见到了一处新修的基督教堂,这才有了话说北京基督教的题目。

     据说在唐朝之前基督教就已传入中国。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五种说法,即:多马传入说、巴多罗买传入说、基督徒避难叙利传教士传入说、三国孙吴时代传入说。目前具有实物和文字考证依据的是公元653年,基督教聂斯托里派的景教,由波斯传入中国。至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时消亡。此后元朝1294年由罗马传入了也里可溫派(罗马天主教)随元朝灭亡而止。公元1573年明朝时,再由罗马传入天主教,消亡于清朝雍正皇帝1723年“禁教”最后是1807年由英国传入传入基督教新教至今未绝。实际还是英国的政治经济实力支撑了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包括中国。看来这地球上的事还是靠经济实力说话。但首先是有人心的信仰来支撑,随后演变为经济的最高形式,政治乃至战争,以武力征服无信仰的人去信仰。马克思主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应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若干年内,有了陆路丝绸之路之后。至于海上丝绸之路,一般认为晚于陆路。但人类沿着海边延续交往,似乎也未必没有一点传播的可能,只不过没有官方记载而已。现存于北京的基督教规模,由于教派的差异,统计并不确实,估计信众在五万以上。堂会教址有多少?也不好统计。基督新教的历史沿革不足500年,但派别林立,目前,大小各派已达八千多个,这些教会在世界上没有统一的领导体系,自行管理,各自为政。中国境内的基督新教是清朝末年传入,建国前各派分别礼拜,建国后实行联合礼拜,统一称为“基督教”。我国宗教界称之为“基督教”的教会,在国际上和学术界称为新教,也称基督新教,以区别于天主教和东方正教。

    1807年基督新教才正式传入我国,在中国民间称之为“耶稣教”,因此,基督教这一名称在我国境内单指新教。国际上,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的统称,这三个教会的信徒都称为基督徒。在三个教会中,天主教会是原始基督教会的直接延续和继承者,又称罗马公教,也就是普世大公教会。东正教是在1054年由天主教分离出来的东方教会,也称为东方正教,1965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逐渐与天主教共融,成为组妹教会。结束了东西方教会长期分裂的局面。“天主教”一词是明朝时期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结合中国教友的信仰习惯,将中国的罗马公教教友称为天主教徒。其中“天主”指的就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天爷”各教在中国的规模和影响,似乎当属佛教。看来中国人现在的信仰,除马克思毛泽东之外,还是佛祖和观音菩萨至上呢。近年来,这基督教似乎因与美国交好而有所兴旺。

    如此说来,在中国还是统一称呼为基督新教为好。免得有那梵尼冈的罗马教皇与我们作对。而且我们在论说上也省去了不必要的分类麻烦。基督教徒们似乎也不会因为我们不信基督而怪罪的。因为他们的教义都是博爱和普渡众生的。在颐翁看来,信仰马克思比信仰耶稣和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等要实实在在。人没有信仰当然不行。没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实用主义。没有信仰就会颓废和极端自私。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共产主义思想。当然会比其他信仰要好,要高。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他可以包容其他宗教信仰。包括对基督教的包容和放任。不过中国人信基督教的毕竟有限。可能主要是原来旧中国时洋人多信基督教而坏了名声。

    仔细算来,北京城区还真有许多基督堂,有些也很有名气。
崇文门堂,也叫亚斯立堂,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始建于 1870 年,是美国卫理公会 ( 美以美会 ) 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当时名为亚斯立堂。为纪念美以美会第一位赴南美洲传教的 Asbury 主教而建。崇文门教堂是北京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克林顿 ,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乔治·凯瑞博士。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也曾经多次来访。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珠市口堂,美以美会(卫理公会)在北京创设的,也是北京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几座基督教堂之一。珠市口堂位于东城区前门大街129号,即广安大街和前门大街两条繁华路段的交汇处。这座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卫理公会在北京南城新建的8座教堂中的第一座。该堂具有简易哥特式风格外貌。
    缸瓦市堂。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缸瓦市教堂、缸瓦市教会)坐落于中国北京西城区的西四南大街574号。这座教堂由英国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于1863年所创建 ,是现存的北京市最早的基督教会。

    另外几个基督教堂称天主堂,最有名的当属东南西北四堂。北京南堂,宣武门(圣母无原罪)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堂。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1664 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该堂一度被毁,汤案平反后,康熙又拨银重建,1775年遭火灾,后又重建。1900年曾被义和团焚毁。1902年又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经多次修葺。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堂,即西什库教堂,救世主堂。西什库教堂旧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984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什库教堂最大的名气是跟义和团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作为义和团进攻的重点和洋人据守的要塞,毁坏之惨烈可想而知。此后,修复如初。东堂也叫王府井教堂,若瑟堂,罗马式教堂。东堂,位于王府井大街74号,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堂体占地面积约2387平方米。这座教堂始建于1655年,是继“南堂”之后的北京第二座天主教堂。这是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教堂,也是中西建筑风格共融的典范。西堂也就是西直门天主堂,圣母圣衣堂,是四堂里边最年轻破坏最严重的教堂,目前刚刚修复没几年。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的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另外有,圣德肋撒堂,就是南岗子天主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当时北京天主教总堂,拟建一个教堂和修女院会,由东交民巷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柯来孟、弥厄尔教堂仁爱会法国修女依搦斯和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人共同筹建。

    有关基督教堂的故事很多。1710年康熙皇帝特别批准将胡家园胡同的一座关帝庙改建为教堂供阿尔巴津人使用,这就是后来的北馆。北馆建立后不久,俄国本土就向中国派出了东正教北京传道团,从事东正教传教和针对中国和西欧的情报搜集工作。由于传道团身兼传教和刺探情报的双重任务,加之东正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工作进展不利,东正教在北京乃至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1960年后才在东交民巷俄国公使馆附近建立了第二所东正教教堂,这就是南馆北京的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时期,来自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孟高维诺于1294年在北京修建了第一所天主教堂,此后,天主教得到元朝皇帝的宽容,在北京建立了许多教堂。元代传入中国的天主教被称为也里可温教,在组织形态上借鉴了佛教的一些做法,这些也里可温教堂大多被称作寺,采用中国佛教建筑常用的建筑形式,其风格与欧洲本土的教堂迥异其趣。元代天主教在中国以社会上层为主要发展对象,因而信徒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信教者极少,因而1368年元朝灭亡后,也里可温教也从中国销声匿迹,其修建的教堂大多改作他用,存留下来的极少。目前北京仅有门头沟区后桑峪村天主堂一所教堂是元代所建该教堂也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哈哈,说的已经够多的了。现把颐翁访问游览欧洲时的诗词附上几句如何?因为旅游看教堂也是一项很大的任务呢,就像来中国主要是看庙一样。颐翁诗云,

   欧山欧水联欧盟  山水衔接路路通  车进车出家国乐  分合铁律系人情

   杨花初露旅欧春  雀野风情比萨人  山远日高城烟重  谁云意法无染尘

   人生难得几游欧  安平餐馆影得留  大雪纷飞行无意  神童扎特曲悠悠

   撒尔斯堡出神童  正值黄昏大雪风  天公有意迷客目  莫叫儿孙太聪明

   威尼斯城水趣浓  曲巷浅窄乐天风  横竖井径船桥下  岛多阳斜月掩星

   罗马古风今不在  涂鸦处处鬼夜行  斗兽场边争留影  斜塔比萨望楼钟

   少女水道池愿许  瀑上飞鸽饮甘泉  战马嘶鸣声犹在  女尊男卑议和篇

   一楼风月当酣饮  万里溪山带醉观  借问酒家居何处  遥指扁额咱台湾

   山海相间路洞穿  河桥库水野云闲  层峦客栈车停简  羁旅繁华乐欧天

   山山洞洞日高悬  河河桥桥月路弯  车巡罗马梵尼冈  旅欧过半正悠闲

   日落海天云照赤  船停渔港缩帆迟  箱集舰艇客清静  岛远灯明宴酒时

   钻山避祸瑞士佬  代代中立有福荫  山势横斜无经纬  河湖风雅渡晨昏

   山河无二语不通  海角天涯球转行  日月星辰千般景  游来顿悟万国情

   晨雨流森湖雾轻  白山云岭客登程  昨夜同屋人归晚  唠叨小巷故乡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