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澜堂的奥密
颐翁戏说颐和园
据说慈禧小名叫小翠,进宫才称兰儿。后来晋升为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圣母皇太后。一般秀女进宫均称自己没有名字,请皇帝赐名。咸丰为什么称其为兰儿?兰与澜谐音,足见其一见心动,波澜骤起的情性,境况。且此前恐怕是咸丰在玉澜堂早有所感悟,或早有准备矣。他从乾隆帝那里已经领悟到,要将世道的波澜止住,天下太平。则西面有石舫,象征大清之舟,如石舫一般,水不可覆。这东面勤政殿后的居所,则把波澜如玉一样止住的含义。偏偏那乐寿堂前的玉兰花,是咸丰格外喜爱的。所以决定再遇有美丽可心的秀女,就叫她兰儿。所以这次是咸丰真的看重了当时的小翠。脱口而出说,就叫兰儿吧。而不是随口说出的名字。慈禧当年凭借其天生丽质难自弃,早有情缘天作合的聪慧,也真是随处讨咸丰喜欢。不仅会唱甜美的江南小曲小调,而且无师自通,认识许多文字,嘴甜话少。常在太后皇后面前献殷勤,等等等等。可后来当慈禧垂帘多年之后,渐渐对玉澜堂起了反感。感觉这玉与狱同音啊。所以就在仁寿殿后面盖了个德和园,避一避这玉澜堂“狱”字的晦气。据说慈禧从不喜欢玉器,只喜欢珍珠玛瑙翡翠和如意之类的金银财宝。恰恰这光绪来颐和园就住玉澜堂,已是经常的事。慈禧早有对光绪的不满之意。正好有了戊戌变法的把柄,将计就计,真就把玉澜堂改成了狱栏塘了。这似乎是乾隆帝所始料未及的。他与他的母后不和,不住玉澜堂。而光绪与他的母后也不和却不得不住在玉澜堂。而且是如同监狱一样的禁锢在玉澜堂。颐翁有诗叹曰,
自古帝后多嫌隙,乐寿玉澜两分离。贯穿清史美太后,孝庄慈禧满唏嘘。
儿皇谁都不愿做,莫说南北与东西。木兰当户织不断,至今唧唧复唧唧。
网上搜的资料附后 “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
“玉泉涌微澜”的诗句,而昆明湖水取自玉泉山,玉澜堂又临水而居,随时可观湖水潋滟,此名取得极为贴切。“渚香细寰莲须雨,晓色轻团竹岭烟。”这副楹联恰当地描绘了玉澜堂的风光。乾隆年间,这里是皇帝的一处书斋,亦是帝后游园时的休息之所。乾隆有“迤逦沿堤步辇行,书堂小坐俯昆明”诗句。乾隆亦曾在此宴请群臣,临水赋诗"。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软禁在南海的瀛台岛上。每年慈禧来颐和园时,光绪帝也必须跟随同来,住在玉澜堂。为了严密控制光绪帝,慈禧命人在玉澜堂前后左右修砌了多道砖墙,门口还有太监站岗。此时的玉澜堂被全面封闭起来,活像一座监狱,光绪在这里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近百年来,原为囚禁光绪帝用的砖墙已拆去不少,玉澜堂也基本上恢复了皇帝寝宫的面貌,只有玉澜堂东西配殿内的暗墙仍然保持原样,作为与戊戌变法有关的遗迹和历史见证,供人参观"。
玉澜堂是西太后软禁光绪皇帝的地方,堂名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玉泉涌微澜”的诗句,明间宝座上的牌匾写着“复殿留景”,复殿,深宫的意思,景是指景星,按照中国古代星象的说法,出现景星,象征帝王英明。西暖阁是光绪的寝室,上有匾额“风篁成韵”,把成语中的“松篁成韵”改动了一字,谐音为“凤凰成孕”,让皇上多子多孙。 玉澜堂有对联一幅“渚香细裛莲须雨,晓色轻团竹岭烟”。乾隆为玉澜堂写诗一首。又俯西窗蜃,湖天上下空。只观铺镜影,辽待迭纨风暖起浮霄蠓,宽栖度岁鸿。漫言冰尚冱,澜意满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