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副“有机”胃口
(2009-08-09 20:28:59)
标签:
organicfood有机食品合百诺丽诺丽诺丽果汁goodnoni健康保健杂谈 |
分类: 时尚健康 |
养一副“有机”胃口
简单明了的解释,是国际统称Organic
Food的中文翻译,从种植到加工都完全不用任何化学合成添加剂和生产体系的食品。
浅层次
偶尔上餐厅有机一下
严格地说来,有机食品一定要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贴上统一的有机食品标志,才能真正地称为有机食品。
在外就餐,因为无法摸清一个餐厅从食用油到牛羊肉是否都是贴着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志来的,所以这样的有机也有鱼龙混杂的成分。比如,即使你要的蔬菜沙拉里的蔬菜确实是有机食品,但是沙拉酱搞不好也是含有防腐剂的东西。所以,有些餐厅即使会诚心地购买有机食材来进行加工,你也只能依据菜肴的自然、新鲜、可口程度来判断,它“也许”是有机的。
比较值得相信的,是自己有农场,或者身处郊区能最便利地获得小户农民自己出产的农产品的餐厅。他们餐厅没有有机认证,但是的确很多食品能够用“天然”来形容,可以说,具有有机品质吧,菜肴也更美味一些。
中层次
用有机产品武装家庭
目前,北京可以供应有机产品的超市和农场也多了起来,在京客隆、家乐福等日常超市,也可以在农产品柜台购买到贴上了绿色有机食品标签的新鲜食材。专业的有机超市也散布到了各个城区。
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有些超市会以明确的价格标签来区分有机和一般的食品,比如乐活城虽然也贩卖一般的货品,但是以黄标和绿标来标示出普通和有机的产品。一些地区农场生产的商品,虽然也具有有机的品质,但是因为渠道等原因没有获得有机认证,凭着自身的信誉也可以相信。进口食品的有机标示与国内的有所不同,也需要加以区分。
深层次
资深有机达人的生活
45岁的范敏坚先生是一位有机食品的坚守拥趸。88-93年他曾经从事食品行业,期间亲眼目睹了食品加工环节安全性健康性的不靠谱。2000年左右开始接触有机食品,接触调查后突然发现它们的来源也并不是那么可靠,所以自己开始正式重视“种植”环节。
2003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在顺义圈了一块地,彻底进入自给自足的有机生活状态。
他告诉我们普通人怎么进入有机生活
超市买东西先看标签,里面添加了什么不利于我们健康的化学成分,什么致癌,什么有毒,再决定买什么和不买什么,这是保护自己进入有机生活的第一步。
最直接的是找到各大有机超市和有机农场购买各类有机食品,价格虽然较非有机食品贵些,但如果理念认可,换算下还是非常划算。
有条件经常到周边郊区玩的白领们,可以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类食品,比如土鸡土鸭、本地自然熟的水果山货等。要先跟当地农民大叔沟通,他们有什么是真正的土类食品,鉴定好,可以建立长期可靠的供购关系。
如果有信心,几个朋友搭伙,自己到郊区找块地,按照有机耕作种庄稼蔬菜去,都没有时间,所以可以找人帮自己看地种地,这样带实践操作的进入有机生活是最好玩也最辛苦同时也是最有保障的。
优先选择有机的食品
1、薄皮或者不去皮仅靠清洗食用的蔬菜和水果
考虑到会有农药的残留,所以优先考虑有机食品。如草莓、樱桃、生菜和菠菜、葡萄、梨、土豆。
2、肉类、牛奶和鸡蛋
不仅是考虑到抗生素的使用,有机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才能达到其应有的营养价值。
3、咖啡
咖啡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药和杀虫剂,而在咖啡的常规产地,这些化学品并没有严格的管理。
4、婴儿食品和果汁
这些东西里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危害到身体的健康。
本文摘自 厦门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