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山东鲁能泰山被首尔FC淘汰,给中国球队本赛季的亚冠征程画上了一个句号。本赛季的亚冠比赛对于中国球迷来说五味杂陈。中超班霸广州恒大淘宝小组赛折戟沉沙,上海上港和山东鲁能扛起中超大旗,武磊和蒿俊闵的进球分别帮助两支球队进军8强。其中蒿俊闵的进球可以说让球迷回味无穷。
遗憾的是第一次参加亚冠比赛的上海上港还稍显稚嫩。虽然亚冠四分之一决赛主场顽强逼平全北现代,但客场在落后又少打一人的不利局面下崩盘,以总比分0-5不敌对手。而第8次参加亚冠的中超老牌劲旅山东鲁能泰山也没能更进一步。国内联赛长期徘徊在降级区的山东鲁能虽然在马加特上任后成绩有所起色,但四分之一决赛还是倒在韩国球队首尔FC脚下。
中超四强时代反不如昨,大投入后近两季反弹
中超球队征战亚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3到2008六个赛季每年只有2队征战亚冠,此后八个赛季除去2012年辽宁队因故弃权外,都有4支球队,在这里姑且将其称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第一个阶段,6年中只有2年每队平均积分在10分以下,整体的平均积分约在11.5分。近8年的第二个阶段,却有5年每队平均积分在10分以下,整体的平均积分也只有8.7分,也就是说和第一阶段差距在一场球。
从胜率来看,第一阶段只有2007年的胜率在五成以下,而到了第二阶段,则没有一个赛季中超BIG4拿到了半数胜场。2005年山东鲁能在F小组拿到6连胜出线,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做到这一点的中超球队,加上深圳当年成功杀入亚冠四强,因此创造了中超球队第一次单赛季胜场达到两位数。此后经过7个赛季的蛰伏,随着广州恒大的强势崛起并在2013赛季成功登顶亚冠,加之北京国安成功从小组突围,14场胜利理所当然地创造了目前中超在亚冠单赛季胜场纪录。此后在2015赛季和本赛季,中超BIG4都拿到了10场以上的胜利。不过相较胜场的增加,失利的场次也随之增多,第二阶段的8个赛季有5次都达到了两位数。2010年的15场失利是目前最高纪录,加上随后的2011年,这是仅有的两个小组赛失利场次过半的赛季。
从进失球和净胜球来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差距依然明显,2003到2009赛季,中超球队在亚冠中的净胜球数都是正数,广州恒大第一次夺冠的2013年净胜球达到了创纪录的19个,其他赛季净胜球数大多为负数。不过广州恒大那年亚冠的净胜球数为25,尤其是淘汰赛阶段球队连续大比分淘汰对手赚足了净胜球,其他三队净胜球为-6。
无论从总积分、胜率、胜场,还是净胜球的角度来看,4队时代的中超好像都不如只有2队参加亚冠时更有效率。但也需要看到,在亚冠改制初期,中超只有2队参加,基本上是联赛的冠亚军,而直接和中国球队交锋的日韩俱乐部,如果不计算卫冕冠军的话,大部分赛季同样也只有2个名额,相反一些实力稍弱的东南亚球队占据了比例不低的名额,如上述山东鲁能2005年小组赛全胜,除了主客场双杀横滨水手外,小组其他两个对手是来自印尼和泰国的球队。随着澳大利亚球队的加入,近几个赛季,扩军到4队后,一方面中超球队在实力和经验上并不是都处在上风,另外东南亚往往也只有1到2支球队能够闯入小组赛,意味着中超4队一般会有2-3支要在小组和来自韩日澳的俱乐部交锋。
近两个赛季亚冠各队纷纷加大投入后,中超BIG4的即战力已经有很明显的提升,上赛季的获胜场次已经追平失利场次,只是净胜球还略有差距,而今年的胜场已经超过了负场。而像江苏苏宁易购、上海上港这样的球队如今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人员储备已经达到了双线作战的水准,不同于以往中超球队参加亚冠就要累及联赛成绩,需要在彼此间取舍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善,这也是今年中超BIG4成绩有所提升的原因。
2015、2016连续两年两支球队小组出线创造历史
从2003年的2支球队到2009年的4支球队,中超除了2012赛季辽宁队提前退出,每年都以满员的名额参加亚冠正赛。在总计14个赛季之中,共有14队43次参加,其中28次没能小组出线,出线率只有35%;15次16强进8强的争夺,11次成功晋级,概率高达73%;进4强的争夺中,4次进入4强,概率为36%;4次半决赛的争夺,进入决赛概率为50%;而决赛两次都是广州恒大夺冠,获胜率100%。
亚冠初期,早已解散的大连实德和目前不在中超的深圳健力宝分别在2003、2005赛季进入过半决赛,山东鲁能、上海申花也曾打入过1/4决赛,但均因实力和经验等原因被淘汰,鲁能和深圳是更留下了大比分出局的案例。
2007年至2011年是中超球队参加亚冠成绩最差的一个阶段,5年内只有北京国安和天津泰达各曾1次小组出线,便均止步16强,且连续3年中超所有球队小组出局。
从2012赛季起,广州恒大开始征战亚冠联赛,于2013和2015赛季两夺亚冠冠军,连续4年闯入最后的8强,创造了中超球队征战亚冠的历史。但广州恒大一枝独秀的同时,其他中超球队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本赛季,广州恒大止步于小组赛,上海上港和山东鲁能一同闯入8强,两支中超球队同时进入8强的成绩也追平了2005年的成绩。
韩国球队是中超亚冠征程上的头号拦路虎
在国家队层面,中国队对阵日本队和韩国队的战绩都很不理想。在亚冠中,日韩俱乐部也往往会给中国球队带来很大麻烦。但相比于和日本球队交锋胜平负较为均衡的成绩,90次和韩国球队交手,中国球队的胜率只有23%。且成绩大幅滑落的时间节点也以2009赛季4队参加亚冠为分水岭。此前无论是对日本球队,还是韩国球队,中国俱乐部甚至是胜多负少,14胜4平10负,胜率可达50%,此后第二阶段大幅滑落到38胜46平65负,胜率26%。
以2010赛季为例,山东鲁能泰山、河南建业、北京国安和长春亚泰4支亚冠参赛球队在小组赛和淘汰赛中一共9次对阵韩国球队未尝一胜。
在本赛季亚冠四分之一决赛中主场5-0痛击上海上港的全北现代是中国俱乐部的老冤家。算上本赛季对上海上港的两场比赛,全北现代在亚冠赛场面对中超球队一共取得14胜5平6负的优异战绩。更可怕的是,在淘汰赛中遇到中超球队,全北现代晋级的概率为100%。中超球队一共4次在亚冠淘汰赛中与全北现代相遇,早在2006赛季全北现代就淘汰过上海申花,2011年又单回合完胜天津泰达,最近两个赛季在淘汰赛中接连战胜北京国安和上海上港。
亚冠改制后,中超球队中唯一能与全北现代抗衡的只有广州恒大淘宝,双方交锋6次,各取得2胜2平2负平分秋色。广州恒大还有过客场5-1大胜对手的经典战役,遗憾的是双方对阵均发生在小组赛,从未在淘汰赛中直接交手。
金元时代外籍前锋包办进攻,本土球员夹缝生存
第一、第二阶段表现反差巨大也体现在本土球员上。2003到2006年期间,除了2004赛季亚冠之外,其他每个赛季中超本土球员进球数都能达到总进球的50%以上。2004年是由于打进8粒进球的西利亚克出色发挥才使得国内球员总进球数所占比下滑至47%,但那一赛季参赛的大连实德与上海申花累计11人次亚冠赛场进球,本土球员更是达到9人次。
2007至2011赛季,国内联赛越发激烈,外援的质量开始逐步提升,国内球员在亚冠赛场进球所占比例开始下滑,不过依然可以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之上。
随着2011赛季广州恒大升上中超,金元足球也随之而来,中超联赛的外援水平更是大踏步提高。从2012赛季的亚冠开始,本土球员进球比例逐渐下滑,直到本赛季结束均没有达到百分之五十。这其中2013赛季更是只有29%,当赛季广州恒大在亚冠射手榜前二位穆里奇(13球)与孔卡(8球)的带领下,最终捧得了亚冠冠军奖杯,这也是中超史上第一个亚冠冠军。当时恒大最受外媒质疑的一点就是八名中国球员防守,加上三名外援包办进攻。某种程度上这种对于外援的依赖,造成了如今国家队锋线球员难觅的状况,而中国球员的心态在比赛中也会产生巨大反差。以刚刚结束的山东鲁能和首尔FC的比赛为例,刚刚在12强赛对阵韩国时攻入漂亮任意球的蒿俊闵,在亚冠比赛中前场获得位置极佳的任意球机会时,不得不把主罚权让给蒙蒂略,只是在阿根廷人尝试了数次无果后,才自己选择了主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