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诺生物的竞争对手分析

(2013-09-23 11:01:44)
标签:

股票

分类: 公司研究

三诺生物的竞争对手分析:

这里主要分析国内对手,国外的主要分布在院部渠道,也就是专业渠道,主要受学术、寻租等方方面影响,这些高端市场目前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竞争对手主要是怡成、鱼跃、九安。

北京怡成是国内厂家最早进行血糖仪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的企业,1993年成立,2004年公司承担国家“863”课题相关的产业化研究,产品2009年拿到欧盟“CE”认证,2010年公司引入红杉资本及优势资本共7000万的风险投资(20%股权),2013年3月网络医院获得国家颁发的的经营许可证。2009-2012的销售收入分别是0.6亿、0.96亿、1.4亿、2.3亿,年复合增长超过50%。以怡成近20年的发展路径来看,怡成无疑是中国血糖仪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但是,透过一些现象也许可以看到怡成发展的隐忧:

1、股权结构不好,老板何伟独占100%股权,直到引入风险投资后稀释到80%。

2、三诺的创始人之一车宏莉2003年加盟创业刚一年的三诺生物,三诺的李少波不惜用50%的股权让渡,留住车宏莉。

3、北京民康佳业成立于2010年,2012年收购苏州嘉吉生物,2013年引入战略投资天津海达创投,并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新厂房,预计年产200万台血糖仪和5亿试条的产能。民康佳业创始人甘建民2001年之前做医药销售,2001年被北京怡成何伟看中并加盟怡成,10年后甘建民离开怡成自立门户,刚开始代理台湾的血糖仪,后来通过收购苏州的工厂和购买专利技术,逐渐也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2012年销售3500万,2013年力争破亿。

从以上现象可以大致看到一些问题:一、至少是怡成的体制或者企业文化有一些问题,一股独大,对创业团队的激励和稳定不利。二、血糖仪的市场很诱人。三、血糖仪的技术壁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鱼跃医疗:鱼跃医疗的主营产品涉及很多,如血压计、轮椅、氧气机、等。2008年上市之初,鱼跃医疗已经在开始做血糖仪的技术储备,直到2012年开始量产、销售,但在2012年血糖仪产品的监测稳定性、量产后试纸的成品率均不理想,据说2012年销售收入2000万,2013年销售要达到1亿。从2008年就开始研发,到201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这中间经历了5年时间,产品才基本稳定,但要达到三诺目前的稳定程度和良品率,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三诺和鱼跃都在花重金打造技术团队。三诺和怡成目前技术领先,走二三线地区,“农村包围城市”;鱼跃医疗凭着自己多年打造的营销网络,高举高打走医院的专业渠道;鱼跃医疗就是一杂货铺,什么赚钱搞什么,而反观三诺、怡成,十来年苦心经营血糖仪,心无旁骛。谁能笑到最后?以特劳特定位理论来分析,三诺、怡成无疑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就常识来讲,三诺、怡成苦心经营十来年血糖仪,鱼跃一上来就走高端路线,“掌握行业话语权”,在鱼跃眼里血糖仪技术真的是狗屎吗?真是狗屎那鱼跃医疗又怎能保证可以稳居高端市场?其实说穿了还是传统的寻租营销思维。作为投资人来讲,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如何评估?

还有就是网络医疗。九安3年前已经全力进攻移动医疗服务领域,开发用于APP的硬件。三诺刚刚参股了“糖护科技”,其实就是开发血糖仪APP或者安卓应用软件的,利用移动互联网、云数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消费者粘性。而怡成也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网络医疗服务经营许可证。只是目前还没有看到鱼跃医疗在这一块的动作。所以说,在这个行业里,同质化还是比较严重的。

看了所有这些资料,最看重的是三诺的三个8战略:从成立至今的八年是希望成为中国血糖仪普及的推广者,现在已经实现;未来八年要做成血糖仪专家的梦想,需要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接着是成为糖尿病专家,不仅是生产制造血糖仪产品,也要能提供服务。我们走的道路不是过份的多元化,也不是专业的单一化。这才是投资者需要看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