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观的眼光看震后日本

标签:
日本震后杂谈 |
这是较早传出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人们避难时都井然有序地站在道路两侧尽量不阻碍交通。据说,几百人在广场上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吸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先放收音机,3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东京地震后所有地铁商场关门,人们只能坐公车,这是坐车排队的场景。
http://s12/middle/4ffb03d9g9e5afa26f26b&690
人们很自觉的坐在楼梯的两侧,随时留出一条紧急通道。
http://s15/middle/4ffb03d9g9e5afc420c6e&690
公共电话亭前,还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http://s5/middle/4ffb03d9g9e5afe49d304&690
转述个在日本的华人发的微博:“这个民族:震区的淡水和食品是通过24小时便利店提供的,不需要掏钱,但需要正常结账打出小票。然后在画面上,所有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满满的,每个人都只去自己需要的分量,整整齐齐的安静排队打小票,没有哄抢,没人逃单。即便是免费供应的,也小心珍惜,给自己生机,给别人留生机。”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经历了地震之后的一句感想:(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特别提示,我觉得无可挑剔,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
的确,这次地震后,这个国家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规划有远见,执行有细节。日本是个多震的国家,有这样的秩序和灾后采取的措施力度是很正常的,即使这样,难道就不是我们该借鉴和学习的吗?
很多人也对日本这样的秩序表示怀疑,甚至觉得是在蹲下身子去仰视别人,如果你看到这些图片后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国家,并指责别人看不到我们的优点而放大别人的优点时,你潜意识中已经在对比了,这种对比的心态怎么来的,如何产生为潜意识,这才是你该想的。这是放在日本,如果是放在德国或是其他国家呢?不过我想那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民族,一群民众,在遇到灾难是如何应对,如何懂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义务。有好的,我们就要面对,就要学习,知己知彼,不知道大家在学习别人之前是不是都要先把自己的优点摆一摆,把别人的缺点数落一番,然后才接受别人的长处。
灾害面前,生命平等,对于生命的保护和责任义务,只有谁的更好,学之;没有比较和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