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大学生骑车去伦敦:用勇敢打造梦想,用梦想创造奇迹

(2010-12-14 20:59:56)
标签:

旅行

单车

大学生

校园

             http://s15/bmiddle/4ffb03d94975e73f77c4e&690

   

    看过电影《练习曲》吗:讲述了一个将要大学毕业有听障的学生明相,背着吉他,独自一个人展开七天七夜单车环台湾岛的旅程,逆时针的环岛路线,东岸到西岸的逆风而行。一路捕捉太平洋的风,伴着月色和海潮,在海边弹着吉他,轻轻地奏起属于他的生命练习曲。

 

或许你看过了,感动了;或许你没看过,但你总会听到过这样的话: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希望在20出头的生命里,做一件到80岁想起来都还会微笑的事旅行总是听故事的最好时刻。现在,比电影里更精彩的壮行,将要在明年春节后开始上映。

 

     今年12月初,在网上出现了一个刚毕业的80后大学生郝盛,要挑战骑自行车去旅行。手揣一份完整计划书,标题:“骑车去伦敦”--明年2月从上海出发,一路往西北骑到新疆,然后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德国等国家,最后经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进入英国,途径10余个国家,全程 15722公里、平均一天骑120-160公里,140天,只靠“两个轮子、一张地图、一枚指南针”。

 

    一切准备都在按部就班行进中,这算得上是一次壮行。实际上,在此之前,郝盛的“骑迹”已经跑遍大半个中国。最艰难的一次是在今年6月从四川成都骑到西藏拉萨,挑战中国骑行最艰难的一段“川藏线”--2100公里的道路,经过14座高山、7条江、2处天险。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坚持自己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郝盛感慨说:“想用双脚丈量大地,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

 

    最难的就是选择和做决定,一旦选择了,决定了,所有的事就只有去做,如果你决定去做什么事,与这件事无关的天大的事都不要去想,做完这件事再去解决其他事,那么作出决定的这件事情就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次壮行,就应该是这样。

 

    事实上,现在大学生去旅行已经非常盛行,很多人更沉醉于一个人的旅行。见识能弥补知识,知识能填充学识。一个人到处走走,用心感受。经历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再一次次旅行之后,我看到在不少论坛,贴吧里,很多热爱旅行的大学生都会用假期去尝试一次在国内的长途单车旅行。

 

    为什么选择单车旅行。石田裕辅在《不去会死》里说:“既然来到人间,就要看遍这世界,找出全世界最棒的东西。换句话说,我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宝物。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能够用最让自己感动的方式找到这份“宝物”,这也是我选择骑自行车旅行的原因。如果靠自己的双脚抵达目标,与美好事物相遇时的喜悦,也将会是最大的吧。要是你坐电车、巴士或是租车过去,到达之后还会有那种好不容易终于到了的感觉吗?”

 

    永远不要给旅行找意义,想了,就去做;问“意义”的人,永远不懂什么是意义。敢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自己不曾做过的事。半年也好,一年也行,对于七八十岁的生命,不过是七八十分之一的时间,但体验和经历却能充实整个人生。别人能做好的事,我做的往往总比不上别人;而我敢做的,我能做好的,别人未必做得来。那我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去和别人做同一件事,然后与此一争高低。

 

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很多人都想有一次毕业,假期的旅行,还有很多大学毕业厌倦社会压力的人,都会选择边旅行边打工。没有钱,也可以“穷游”,只要想,你一定会想到一个办法走出去。现在的都市人正集体被物质化的生活绑架,把一套房、一辆好车作为奋斗理想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一个良性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种价值观并存才有趣。就像《搭车去柏林》最让人激动的是一种放弃世俗束缚,体验在路上的自由精神。

 

用《背包十年》后面的一句话:“无论是三毛,凯鲁亚克,还是切·格瓦拉,在路上的精神永远都在年轻人之间传承,无论是现实反抗,还是寻找自我,趁着年轻赶紧在放纵一次吧!”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就把旅行作为责任去做。这半年或一年,你不一定会在书本里学到更有用的东西,不一定在社会上能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但一次壮行,绝对是一生任何东西都换不到的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