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胶州路火灾遇难者头七的祭日,很多上海市民自发地走到胶州路的现场,去哀悼那些不幸在火灾中离开的“亲人”。生命这样脆弱,昨天还在身边,仿佛还能听见他们温声细语,而今天他们已经与我们悄然远去。
哀思。
生命和命运是最让我们无能为力的。我们看不到前面的危难,也留不住已经发生的残痛。活着,勇敢的活着,更好的活着,像这个时代宣誓我们的勇气,向已经走远的亲人回以无声的安慰。
还记得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在意外频传的时代活下来”。什么广告文案,创意,旅行怎么活出自我都不重要,在生命面前,如何平安的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意外太多,一切都变得光怪陆离。居安思危以及应变能力非常重要,常识性的自救,野外生存平时那些看起来想都想不到的灾难自救,都是我们必学的。或许那些我们一辈子也遇不到用不上,可一旦遇到了,用上了,换来的是一辈子。
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比比皆是的灾难情节,甚至比电影都夸张。你不惹别人不等于别人不威胁到你的生命,任何时候都要学会防身和自救。旅行,是最容易让我们面临突发事件的,我们为此冒险,通过它,可以更好的学会应变,学会面临更种情况,接触到更多与生命,与感悟擦肩而过的东西。
有的时候,我甚至会变的恐惧。我感受过那种死亡将要来临的气息,我害怕过,犹豫过,可那能怎样,我即使坐在家里也避免不了那些无数的可能。与其躲在一个安稳的地方恐惧着,不如走出去,活在路上,面对挑战,必须勇敢。
生命之无常,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第一天做事,最后一天做人。什么敢不敢的,如果知道明天就面临着死亡,今天,你会不会把那些遗憾统统干掉。那些曾经喜欢现在还喜欢却没机会表白的人;那些想去现在还没去的地方;那些想说想做却至今没有对父母说过做过的话和事;那些想闯还有很多顾虑和犹豫的事业;那些,每个人都有那些的那些,我们到底被什么阻止了“那些”该发生的事。
不可以这样了。我们必须要掌握可以预见的未来,必须学着乐观,学着独立。放开去爱,放开自由的身体和心灵,豁达的面对生死,不要为任何事去虚度人生,还要处理那些“突如其来”的情绪。
在这个意外频传的时代,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在哪一刻结束。与生命相比,所有的事都不算事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无论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我还要放开胆子往前走,无论前面是什么,我必须走,为着活着的我,活着的我们;也为着死后的我,与死后的那些想念我们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