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
因为服从父母意愿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快毕业时竟挂了8科,差点毕不了业。这名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学经济,可是当初报志愿时父母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好,将来找工作也体面,非让他学。上大学后,她发现自己非常不喜欢这个专业,再加上是父母硬让他学的,于是一直很消极,成绩也很差。他在高中时是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孩子,现在成绩一落千丈,他忽然觉得找不到自我,于是就通过逃课、上网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最后越来越差,导致8门功课不及格。
八门功课,确实多了点儿。也奇怪,高中时学的东西也不是都想学的,那个时候能优秀,大学这么多时间,挂几门就好了,也不至于挂八科吧。专业不喜欢是一个原因,自身的原因才是主要原因。
好像从今天开始,各省的高考分数陆续可以查询,分数公布后就面临报志愿选专业。近几年,选金融,公关,会计的人数相对较多,都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很多人把自己真实的意愿放在赚钱行业之后,甚至可以不做考虑。以前老妈常对我说,说我表姐一开始目标就特别明确,一心往赚钱的行业钻,什么赚钱学什么,考上港大之后就学了金融,现在进了外企银行,一月工资几万。可见,兴趣可以培养,生活和赚钱才是主要的,赚到钱,什么都有兴趣。本人不才,没有那么高的志向和能力,喜欢文学,因此就选了新闻学。好在我做的任何决定父母都不干涉,他们觉得我的人生应该自己负责,以后后不后悔,都由自己承担。
不过,每年高考报志愿,有父母强烈干涉的也不少。许多家长的愿望和孩子的愿望有时会产生矛盾,往往家长自认是为了孩子好,而给孩子选一条其不喜欢的路。如果这条路走得顺利还好,如果不顺利,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但如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路,即使有些坎坷,孩子也很少会有负面情绪,他们会去积极调整自己,面对困难。所以,选专业的时候,不管胳膊能不能扭得过大腿,都得自己做决定。选专业只是人生重要决定之一,以后每个岔路都要自己选择,父母不能干涉一辈子。况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对自己大学四年来说可以更加充实,更加愉快,把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即使以后找工作,也尽量不要跨专业,转专业,毕竟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当初的选择,要对自己负责任,努力拼一拼。
快期末考试了,希望大家都不要挂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