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文化 |
考完试就抓紧时间看了两本书,一本是《平山冷燕》。这本书的作者是荻岸山人(清),至于这个人到底是谁已无从考证,这样一本好书不知道具体作者实为可惜。单看书名有点像武侠小说,其实不然。这本书又名《四才子书》,是刊行于清初的一部流传甚广,影响颇大的才子佳人小说,为中国古典名著。看完此书,不禁为书中两位才女的绝世诗情所拍案叫绝,亦为二人的机敏自负而感到痛快淋漓。棋逢对手赢了才光荣。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音相遇,此生快哉!书中妙语连篇,如“淡额羞从鸦借色,瘦襟止许雪添肥。”“人人争岛瘦郊寒,个人矜白仙贺鬼”“万物安然夏,梧心独感秋。”“绮南丽北,彩凤垂蔽天之翼;艳高冶下,龙女散漫空之花”等,真有落笔惊风雨,秀口夺山川的气势。还有才子佳人的巧妙安排,独具匠心。可惜作者是“无一人知己之怜”!
另一本是安意如写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主要是评析纳兰容若的词。纳兰的词好,但不适多读或拿来像小说一样一口气看完,否则真的会“伤情”。偶尔清净时拿来细细咀嚼,也能获益匪浅。我不喜欢安意如的赏析,有太多的主观意见,过于拘谨和片面,容易误导大家对纳兰的真正认识,就想顾贞观说的“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所以,纳兰的词还需自己心领神会才能更接近原味。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得不承认安意如很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独特的观点和丰富的文学知识,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也属难得!
有时真能体会到那种生不逢时的哀叹与惋惜,并非顾影自怜,而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至此,有感:
春邀群芳论衣俏,寂寞梅花独自凋。
莫言自羞颜色少,白雪深浅冬知道。
平山冷燕痴文才,纳兰执花冷处载。
此情若度盛唐苑,不枉扫眉唱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