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0214-第六天,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印象

(2008-03-09 11:25:21)
标签:

动物

货币

黑人

大瀑布

大象

津巴布韦

博茨瓦纳

非洲

旅游

摄影

户外

分类: 回到非洲

早晨起床,上车,直奔边境而去。七十公里的车程很快就到了。一栋平房,一间屋子,四五个窗口,三个办公,这就是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的一个边境口岸。

我们因为有南非的签证,所以在这里可以是落地签,二十多个人的队伍,我们还事先都填写好了全部资料,却足足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办理完毕手续。一方面黑人的做事效率实在是低,不过这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流程,不知道他们的流程是如何设计的,反正就是一个慢。也没看到他们干什么,平均一个人就花了十多分钟。

签证过关效率慢,关口实在是简陋,一个几道小铁丝网扎起来的门,打开一道缝隙,让我们鱼贯而过,就出境了。整个过程之中,没有看到一个军人,也似乎没有看到警察,都是平民衣服的人。

过了过境,换上博茨瓦纳的越野车,我们开始了今天的抚摸动物之旅。

上午,是在安贝河上泛舟,河面非常大,快艇在河面上划出一道波纹,驶向一个有一个让我们惊喜的小港湾,河岸上,河北的水里,成群的羚羊、狒狒、河马、还有大象,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鸟。

船,开到距离动物一两米远的地方,开始谋杀“胶卷”,相机声此起彼伏。

中午,在河边唯一的一个酒店午餐,酒店名字叫     ,最著名的是伊丽莎白泰勒和她的第八任丈夫的蜜月是在此度过的,两个人在这里整整住了一个月。酒店非常漂亮,别致。非洲的很多酒店都是如此,例如我们昨天住的维多利亚大瀑布酒店,典型的欧洲风格,却建筑在粗犷原始的非洲大地上,由一群穿着高雅制服的黑人服务员服务着,怎么着都让人想起电影里面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生活,只不过主人公换成了我们这一群来自遥远的中国的人。

下午,弃舟上岸,改乘越野车去寻找陆地上的动物。

与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南非,向导带着我们似乎是在找寻地上的动物足迹,靠着脚印和粪便给我们讲解,让我们想象也许几十分钟之前从这里走过去的动物的音容笑貌。而在博茨瓦纳,车刚刚开出,就看到了成群的羚羊,我们就在距离动物一两米开外的地方,停车,拍照。然后是成群的大象,长颈鹿,还有狮子!

之所以会有这么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因为博茨瓦纳规定不许猎杀动物。六十年代博茨瓦纳独立后第二年,就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国家因此富裕起来,在这个国家,动物毁了你的田,砸了你的房,你也不可以伤害动物,只要向国家提出申请,国家就会按照市场价格赔偿你,当地人原本懒惰,如此一来,更是没有人从事生产了,所以,国家成了动物的天堂。加之狮子和狼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大象等动物没了天敌,更加滋润,国家的沙漠化一年甚过一年。

如果不看照片,没有人会相信,我们的车确实停在距离十几头狮子两米外的地方,狂拍不止!

傍晚赶在边境关闭之前,我们又回到了津巴布韦。回到酒店,看着几百张收获的照片,只恨自己的摄影技术还不够,光线的选择以及构图的创意还不足够,表现出来的景色还不足当时场景的一半,呵呵,不过水平就是经验的积累,下次拍摄的机会来临,一定努力。

晚餐前去了自由市场,早听说津巴布韦是世界上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到了市场才真正感受。这里的通货膨胀率最高的时候是百分之一万,最近好转了些,也有百分之几千。据导游讲,他96年来的时候,一美元等于8元当地货币,基本上和人民币差不多,现在,十二年过去了,一美元等于多少?期间津巴布韦搞过一次货币改革,就是为了降低币值,如今,一美元等于500万当地货币!等于改革前的50亿当地货币。目前,当地货币最大的面值是1000万,但是已经不是货币了,只是有一定有效期的代金券!

所以,在这里的消费感觉很好,昨天我们抽空去打了一场高尔夫,虽然半场都没有打完,消费的确实天文数字。打球之前,我们买了点东西,四个小纪念品,一件T恤,一顶帽子,我忘记带钱请玉良子帮助刷的卡,很便宜,不到3亿当地货币而已(69美元)。让我们足足体验了一字千金的感觉。

自由市场买东西大家都不提当地货币了,美元是受欢迎的,南非的南特也是受欢迎的。都是当地人自己手工做的石雕和木雕,基本上1-2美元就可以,10-20美元可以买到很大的东西。不过我们都不忍心和黑人兄弟侃价,一个是东西本身没有几个钱,再者每个小摊主看你的眼神,让你不忍心去杀价,虽然他们的报价基本上都会加大一倍。我们队里有的人甚至还主动多给一些,权当支援非洲兄弟做善事吧。

不过,津巴布韦的治安确实好,和南非形成鲜明的对照,导游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小城,有4万人口,没有小偷,也没有恶性案件,治安非常好。这里的黑人和南非的虽然都是一个种族,但是非常温顺。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70%,民间估计的失业率是90%以上,但是人们的生活依然很悠闲。原来,津巴布韦一千二百万人口之中,有三四百万的英国和南非侨属,每月都有很多的侨汇从国外汇进来,支撑着国民的生活――是英国和南非在养着津巴布韦!也算是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了。

其实,如果不少前几年上台的政府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国有化运动,导致被英联邦扫地出门,津巴布韦原本是一个很富足的国家。据导游讲,96年他刚来的时候,在首都哈雷,几乎是与巴黎伦敦等大城市同步的,国际知名品牌应有尽有,货币稳定,一度是非洲的硬通货等等。看来,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乱来,是要遭受报应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