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4ff9c691tad374b3fc27c&690
http://s10/middle/4ff9c691tad374c82fe29&690
林青霞这个名字,无疑对我这样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早前,就知道她出了本书,叫《窗里窗外》。一看定价88元,太贵,于是放弃了购买的计划。大学时,《南方周末》曾连载过她的文章,读过,但印象不深。
现在工作繁忙,9月18日也不例外。出于自己的私心,也是出于想不漏稿的考虑。在主办方并没有邀请我们的情况下,电话打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桂林问到北京。最终,得以有机会参加林青霞的新书发布会。
问过采访,被告知林青霞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结果,几天后就看到《南方人物周刊》关于林青霞的采访,只能略表无奈。18日的工作全部推掉,把一整天时间留出来给这次发布会。
北京百年讲堂的舞台上,搁着一面正红色的背景板,红底白字,很是雍容高贵。现场绝对不会出现冷场,因为有姜文。他将邓丽君、龙应台,称为“邓大姐”、“龙大哥”,惹得现场笑声不断。(详情可看网上视频)
开场前,采访了几个粉丝。一个90后的女孩,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奖品是林青霞三版《窗里窗外》(台版、港版、大陆版)的签名书和往返的机票。她说的很简单,“林青霞像诗词,诗词有婉约、有豪放。我喜欢诗词,也喜欢林青霞。”
现场找了一圈,看到位老太太,一问年龄,60岁。“说真的,她的这本书不吸引人,很直白,没有什么文学技巧。但很真,很自然。就像是白开水,很纯。”老太太谈吐不凡,一问,原来真是从事过文字工作的编辑。“我这年龄,谈不上什么追星。当我从青岛赶来,就是想看看这样一个演了100部电影的演员,是什么支撑着她。”同时,老太太也感慨,“我就觉得这丫头,演男孩真好。那白蛇传啊,许仙就应该找她来演。”
有些粉丝也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预谋”的,她们跑到香港、台湾去买《窗里窗外》,然后再来买大陆版的。最后,三个版本都收集全了,保存起来。一般每本都会买两本,一本纯收藏,一本翻阅。
以上关于粉丝的部分,都因为字数的原因而没有出现在我的稿子里。但既然采访了,就可以拿出来分享。我想,对于这样的明星,现在还在追逐她的是真正喜欢她的粉丝。她们并期望林青霞能再拍电影,或赶紧再出新的书。但,如果有,她们肯定都会去默默的支持。
最后,不得不说下林青霞的美,她横穿七八十年代,她的美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谈到中国电影,就不能绕过林青霞。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错过那个年代的人,或许并不想真的想了解这个生命的过程,只是,感慨于她的美曾和我们一起走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