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钱总在他办公室,一间有点阴冷的房间里坐着一位不苟言笑的瘦高男人。张主任带我过去,说明天陪钱总去开个会议,写一篇小通讯。“你是哪个学校的?”钱总问。“南昌大学”我答。“小宇(一位报社记者)明天有事,让这个实习生去吧,他写稿还行。”张主任说。留了联系方式我便匆匆离去,心里有点担心,会议是关于新能源的,此前对此领域我未有涉及。刚才的简短谈话,我明显感觉到钱总人很冷,严肃,严厉。
第二日,我8点到办公室等待钱总,8:55他办公室门还锁着。“不是说9点从报社出发吗?怎么这么晚还不来,再晚肯定赶不及去开会?”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我很着急。决定给钱总发条短信,自己先去坐公交。
刚上公交车,就接到钱总电话,他让我马上下车,在公交站牌等他。一会他的车过来了,“不是让你等我嘛,害的我到处找你。”“你要允许一个人五分钟之内的迟到。”“你不知道短信会延迟嘛,我是9点05才收到你的短信的。”钱总略带责备的话如饿狮般扑来,我只好道歉、沉默。这一切加深了他在我心中严厉的形象,我开始害怕坐在后座读报纸的这位副总编辑,不敢多和这个人多说一句话。
就这样我小心翼翼的跟着他参加完了会议,领了材料。因为要找专家,这一领域又没有什么专家,这稿子拖了一星期后我才开始动笔。初稿交过去,他做了小部分修改。拿到改稿我很惊讶,钱总挑出来的都是一些很小的地方。“他看的这么仔细啊。”我心想。“采访的不错,文章应该再改改。”钱总笑着对我说。“哇,钱总会笑。”我心想,瞬间觉得此人亲切了许多。钱总和我一段一段的说了我的文章,语气温和,态度温和。
或许是自己已经学会了谦卑,对于别人的意见我总是很乐意听的,看着一行行修改意见我总为别人的认真而感动。感觉他们对我真是太好,能真诚的提出意见,细心的做出指导。
第二稿发过去,他又做了修改。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句子。为他的一丝不苟,我感到敬佩。确实,按着他的修改意见修改后的稿子明显比以前主题更加突出,语句也更加简洁。“其实这一稿已经写的可以了,但我觉得还能上一个台阶,再改。”他说。
第三稿完成后发给他,他没回复。周一时他说他已经发给采访对象了,这稿子可以用。我一方、面庆兴于不再为这么一个小稿子纠结;另一方面又感到沮丧,我们之间的合作或许就这样结束了。
钱总与别人实在不同,每次晨会他提供的选题都与其他编辑不同,主题多为一些活泼、切入点小的时间,与大报宏观的风格有很多不同。其实他提供的很多选题我都想写,但因要找工作,我只好作罢。
五一将至,我也要回去了。我会记着这里的所有人所有事,尤其是我经历过的四位主编中的钱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