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的思考 【原创】
2008北京奥运会在罗格先生“真正的无与伦比的”高度赞扬声中圆满结束了。这是北京的成功,中国的成功,13亿人的成功。
奥运的成功举办确实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更加了解了世界”!就连小日本极右的石原都不得不从另一个方面去叹服我们:“中国居然有这么多漂亮的姑娘,而且穿得这么好!”
奥运就此离我们而去,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奥林匹克精神财富。在狂庆成功之后,我们确实应该冷静地对奥运之后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
奥运结束了,是亏本,是盈利,应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如果盈利了,该如何让百姓共同地和谐地分享。就像前天出台的暂停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一样,让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思考二
金牌第一,并不代表举国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并不能证明我们是体育大国。笔者认为我们处在的是强大的“精英”体育与落后的群众基础体育相并存的阶段。凡是群众普及率较高、参与较多的健身体育,在奥运会上几乎为零,如游泳、自行车、跑步等。再如,体育之母田径,除原刘翔以外,在田径竞技场我们几乎是“没有声音”。如何使“精英”体育与群众基础体育同步发展,是管理层应该思考的问题。
思考三
如何让民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如刘翔退赛一事,据说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确定刘翔不能参赛,正准备对外宣布时,那个古巴的“萝卜丝”打破了刘翔的纪录,由于害怕引起众人说刘翔“胆怯”而进行了“保密”,并还出现了刘翔“最近跑出了12'90的好成绩”的报道。试想是让民众几个月前就开始慢慢地接受现实为好,还是突如其来地打击民众的感情为好呢?弱智都明白这个道理。据说,刘翔的退赛沉重地打击了黄牛党,但是你别忘了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民众!
思考三
北京如何长效地保持住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香港某TV采访一老年“膀爷”(赤裸上身者)时,这位老“膀爷”说,再不穿上衣都不好意思了,他们已经发了我四件上衣了。奥运过后还会有人见到“膀爷”就发衣服吗?足球场上那震耳欲聋的“京骂”谁能保证不在卷土重来呢?
思考四
千万不要再“神化”我们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和项目。刘翔就是一个教训,他是人,不是神。一获金牌就捧上了天,一失败马上就打入地狱。赢了一场球,马上狂呼“铿锵玫瑰”又回来了,一输球就“没斗志、没精神、没技术”。如何用正常的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比赛结果,不仅仅是民众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媒体的问题!
思考五
本届我们已成为金牌“一哥”,下一届我们能确保这“大哥大”的地位吗?假如出现了“兵败伦敦”,民众的心理有没有准备好呢?是否接受得了呢?
思考六
奥运场馆设施建设耗资巨大,如何更多地举办一些国际性大赛,尽早使其“零”成本运作呢?
思考七
中国足球谁来“买单”?伟大的谢副主席“三个没”也罢,“叉腰肌”也罢,“你们想搞我”也罢,到目前没有一个人为中国足球出来说一句话。作为足协副主席,国家公务员几千万就如此打水漂,是“不作为”,还是“渎职”总得给百姓一个交代吧。“119工程”(据说是悉尼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一个夺金119块的训练计划)在本届已初见端倪,这计划在水上、射箭等项目上,就像当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一样,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可为什么一到足球这儿,这“阶级斗争就不灵了”呢?!中国足球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商业不像商业,官办不像官办,职业不像职业。是谁造成的?又将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