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7年12月6日在新浪网开通博客以来,至今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中,我陆续发表了博文1672篇,几乎保持在每年110篇左右,亦即每周两篇的速度。是可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了。
自认为,我是一个没有长心的人。好些事情是浅尝辄止,就此作罢。但一个博客,居然让我坚持了十五年之久,而且至今依然乐此不疲,想来也是一个蛮有趣的事。
想当年开博之时,我的初衷,即心里最初的想法,就是想借助博客这个平台,将自己平时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及时的,真实的记录下来。一是可以与博友作真诚的交流,彼此互动共进;二是可以弥补自己记忆力的缺陷,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没想到,这种最朴素的想法,竟成为我坚持下去的,最原始的动力。可能也是我“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缘故吧,在平时博客打理中,发博的节奏基本维持在每周两篇左右。就如均衡生产那样,讲究的是稳中有进,稳中求精。
我的博文,从样式上看,有诗歌、散文、随感、杂谈、游记等,内容涉及时政、情感、休闲、旅游、股市等方面。大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予以呈现,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糅合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就像我在博文满一千篇时所行文的那样,谓之“千篇不一律”。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个追求,并非能篇篇如愿以偿。
作为一个博主,十五年来,我腾出时间,花费精力来打理自己的博客原创园地,以保证其欣欣向荣,但这只是一个自己可控的因素。不可控的就是新浪网时常对博客进行系统维护,今年尤其如此。从三月下旬的维护工作,至今似乎仍未全面结束?这多少会影响到博文的正常显示和链接转发,久而久之,势必会打击博主们写博的积极性。况且未来更加大的未确定性,至今依然笼罩在广大博主的头上,即新浪网万一停办博客了,到时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已经跟进了十五年的我,倒并不十分在意。即便是今年三月份后只显示十四天内的博文时,我依然我行我素,一周两篇照发不误。因为主动权在别人手里,我只能适应而已。再说,一旦今后停办了,也无能为力,只能另起炉灶,另辟蹊径了。
我可能是一个比较守旧,安于现状的人,只要新浪网的博客阵地还在,我断然不会弃之而去,另觅“新欢”。就像当年一见钟情后,于是便情相牵,意相守,直到永久的。既然选择了,就好好珍惜,这也是我最初的心愿。
写到这里,回想自己走过的十五年历程,看看新浪博客的现状,我还是感慨良多。不由得想起北宋诗人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遥想当年,博坛群星璀璨,一时多少豪杰。然时过境迁,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好多人已弃之而去。其中有新浪网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因素。
如今我傻傻地站在新浪的博岸边,看大江东去,听潮起潮落,照着自己固有的模式和节律,打理自己的博客原创园地。任惊涛拍岸,于博园神游。这种没有功利性的写作,我认为是最为自由的。知其然,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只要自己的体力、眼力和精力允许,我是不会离开博园的。因为这里有我的初心,有我的情思,有我的耕耘,有我的收获。或许若干年以后,新浪网真的停办博客了。那么,到那时,在新浪博海最后的“裸泳”者中,一定有我。
*
所附图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年12曰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