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了个脚,吃了碗面,刚才稍显疲惫的身体,顿时又充满了活力。
只见一处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弧形的亭廊,贴着湖湾构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彩霞亭”是也。




据唐史记载,彩霞亭与紫云楼,建于唐开元年间芙蓉园内。重建的彩霞亭,是与仕女馆相连而又相对独立的亭、廊结合式的仿唐建筑。沿湖而建,由北向东依水延伸。时而和湖畔接壤,时而宁立湖水之中,总体造型流线掠影。如一抹彩霞,总长度为二百七十米,是仕女馆全面反映唐代空前开放社会里,自由女性精神风貌主题的延伸空间。




其以展示“大唐巾帼,风情万种”为主标题的,唐代百位杰出女性的诗画组成,亦是以唐代女性传奇故事为题材,反映唐代女性生活百态的故事长廊。




但见亭廊里有不少人,有的倚靠而坐。有的凭栏伫立,趁着夜色,观赏廊内柔和的灯光,眺望湖面流动的风景。翠柳拂堤,清波拍岸,一幅静谧和安宁的景象。




更有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身着古装,或手执纨扇,慢摆轻摇;或手提宫灯,款款而行;让人看了,犹如穿越一般,回到了大唐,置身于诗画,进入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了。




亭廊的尽头,仕女馆边,有一组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八位唐女,围成一圈,在射灯的照射下,显出玲珑剔透般身躯,令人着迷。原来这组名为“八人铜镜的雕塑”,唐代的女子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变。此作品以浮雕的形式再现了唐代仕女的不同装束。以及安乐公主的百鸟裙。




除此之外,仕女馆的周边,还有一些反映唐代女子日常生活场景的雕塑作品。看她们,一个个体态丰腴,婀娜多姿。或骑马溜达,或手舞足蹈,或相约出行,或相谈甚欢,雍容的华装,安详的神情,无不彰显出大唐盛世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和精神面貌。




在大唐芙蓉园,每晚还有一场大型的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因我们之前未预定戏票,故只能隔湖听听和看看了。虽说隔着宽阔的湖面,但音乐和解说词都听得较为真切,而演出场面通过手机拍视频的方式,将其拉近了看,还是能够看到若干片段,腾空而起的水柱,翩翩而舞的霓裳等。按照苏州人的说法,叫做“勿出铜钿看白戏”。




根据剧情介绍:
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堪称一场视觉盛宴。它通过“繁华长安”、“丽人行与画中情”、“丝路印象”和“曲江盛宴”四幕画境,坐船入梦,穿越千年。与李白相遇芙蓉湖上;与唐明皇、杨贵妃邂逅紫云楼下;与西域胡商迎面而过。营造出贯穿古今的浪漫意境,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古朴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




演出开始,芙蓉湖边的紫云楼灯火辉煌,更显得其雄伟壮观,恢宏大气。尤其是它放射性的光束,不断变换着颜色,可谓幻影幻彩,美轮美奂。
当曲终人散时,我忍不住将紫云楼,及其前方的船舫一一摄入,留作纪念。




紫云楼,是全园标志性的建筑,展示了“形神升腾紫云景,天下臣服帝王心”的唐代帝王风范。历史上的紫云楼,据载建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必登临此楼,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与民同乐。依史料重建的紫云楼,位于现园区中心位置,也是全园最主要的仿唐建筑群之一。




紫云楼主楼共计四层,每层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载体共同展示了盛唐帝王文化。一层由反映贞观之治的雕塑、壁画和大唐长安城复原模型,国家一级唐文物展等组成;二层为唐明皇赐宴群臣,八方来朝、万邦来拜的大型彩塑群雕;三层的多功能表演厅有宫廷演出“教坊乐舞”;四层设有如意铜塔投掷游戏。




因我去的时候已是晚上,而且那里又是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的演出场所,无入场券而不得入内。故对紫云楼的内部陈设,只能通过有关文字介绍进行了解,当时并无实际登楼之可能,现场观看之体验。




当我即将离开大唐芙蓉园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夜幕下,灯火中,不断有身穿古装的女子走过。与普通的游客似乎有些不同,她们来芙蓉园,仿佛就是亲赴一次盛会。我默默地凝视着她们的背影,欣赏着她们的风韵。




那是一道流动的风景,也是一种迷人的风情,也是大唐盛世的宏伟乐章,在当今大唐芙蓉园里一串灵动的音符。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年5月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