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日从华山上下来,等我们返回游客中心时,已经将近下午两点钟了。团队马上集中出发,赶往西安博物院,三点五十分到达。


本以为西安只有一个“大雁塔”,结果到了西安博物院,才知道那里还有一个“小雁塔”,
乃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天空中的雨下个不停,好在博物院的参观均在室内,故无什么影响,只是时间局促了些,馆内陈列的展品只能粗略的看了下,有个大概的了解。


来到大厅,我发现有一桩事情是不可思议的。这么好的展馆,居然没有配备存放雨伞的地方,或者给参观者放伞的塑料袋。地上满是水滴,湿漉漉的一片,莫说会造成地面湿滑,即便是来此参观的观众,对其的第一印象,或许是会减分的。


好在大家似乎对此并不在乎,毕竟馆内的藏品还是对得起大家的。
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分别参观了三个馆,即书画馆、玉器馆和佛像馆,还是颇有收获的。


根据介绍,以及我在展厅看到的书画、玉器展品情况,先在本篇中作一综述。
古代书画艺术陈列展厅,面积看起来较大,将近七百六十平方米。内设“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展”,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从六千多件藏品中选出一百二十余件进行展出。分为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和陕西名家书画两个版块,前者约三分之二,后者约占三分之一。


绘画有山水、花鸟、人物等类别,书法分金文、秦代的小篆,以及汉隶、魏碑、唐楷、行草等形式,多为我国书画界的名人佳作。如文徵明、仇英、董邦达、溥儒、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黄慎、张大千、徐悲鸿等。可谓群英荟萃,精彩纷呈。


而玉器馆则以“天地之灵”为题,推出了院藏古代玉器精品陈列,几乎涵盖了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历史阶段。分为礼玉、葬玉、饰玉、玉器具、陈设玉等不同的门类。反映了西安不同历史时期玉器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为观众开启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神秘之门。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2年4月2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