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572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2021-09-13 08:49:51)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城西南

唐寅园

墓园

纪念陈列馆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园”门楼


    上世纪的一九九一年,我被上级主管公司委派到位于桃花坞廖家巷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工作,在那里呆了三年。

    当时,每天上下班几乎都要经过一个叫做“唐寅坟”的地方,但也未见有什么墓冢,只见有荷花池在焉。夏日的晚上,居民们常在池边乘凉。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拾梦”奇石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石雕构件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石雕残件


    若干年后,当听说苏州古城西南解放西路与桐泾南路口也有一个“唐寅墓”时,当时确实是感到有点诧异的。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照墙南侧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照墙北侧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花下酌酒歌》


    唐寅墓,现已扩大成了一个墓园。其位于原横塘乡的“旺家村” ,后不知为何讹为“王家村”了?照例,苏州咸话读“旺”为“烊(yáng)”,与“王(wáng”也读不到一块。与之相对的是,斜塘土地庙所处的“王墓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改叫“旺墓村”了。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园内主道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东池塘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西池塘


    后来才知道,桃花坞的“唐寅坟”也好,城西南的“唐寅墓”也好,都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身后之事有关。前者只是他的暂葬之所,后者才是其墓冢之处。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参观平面示意图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伯虎墓”石牌坊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古井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同当时的名画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画谱》传世。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江南第一才子”刻石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石坊正面题额:“唐伯虎墓”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石坊背面题额:“名传万口”


    如此一位才华横溢的吴中大才子,在今人的印象中,却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玩世不恭的历史人物,这主要是受了香港和大陆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如电影《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电视连续剧《风流唐伯虎》、《风流少年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等。这些根据野史来戏说唐伯虎的影视剧,着重点便是博人眼球,突出“风流”两字。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序厅:“天人之间”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匾额:“江南奇士”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序言


    其实,唐伯虎一生是命途多舛的。先是牵涉到“科场舞弊案”,后又卷入了“宁王谋反案”。及至他五十四岁辞世,生命苦短,终不得志。其时因家境清贫,就只能暂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故谓之“唐寅坟”,后来仅作为一条街巷名而已。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序厅指示牌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生平简表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家室祧恤”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其生前好友集资,将坟移葬今址,至今已逾四百多年。期间经过多次整修,乃至扩建,方呈今貌。

    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友辈简介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师辈及吴门四家简介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旧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左)


    清嘉庆六年(1801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酒肆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中二厅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厅堂后背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7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其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庭院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长廊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书房


    “文革”期间,唐寅墓地遭毁坏,墓碑、石亭、石坊等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堆。

     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修复墓冢。次年又在墓南建起“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厅堂。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画室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子畏墓志并铭”1  (祝允明撰、王宠书)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子畏墓志并铭”2  (祝允明撰、王宠书)


    走进现今的唐寅墓园,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规整和雅致。相较于之前叩拜过的“沈周墓”、“文徵明墓”,唐伯虎目前的境况是最好的了。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碑廊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像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画作四幅


    迎面的一座砖雕照壁,上面镌刻着唐伯虎的《花下酌酒歌》诗文。中间的一条主道,两侧为新建的仿古建筑,后有东、西两池。主道北端,矗一石坊,前额为“唐伯虎墓 ,背额为“名传万口”。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姑苏寒山寺化钟疏》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画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书


    石坊正北,有一厅堂。这一类似山门的建筑,应是“桃花仙馆”,现辟为纪念陈列馆的序厅。见其门额为“天人之间”,厅内正上方悬有程敏政的“江南奇才”题额。该厅以唐寅的生平年表为主线,纵观其艺术生涯即命运节点,展示了明代历史背景及唐寅家世渊源。以图文方式,介绍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与其交往密切之师友,客观描述唐寅其人总体概貌,使观众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和初步的印象。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祝允明书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沈周画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文徵明画


    该厅堂之后,分别有中路、东路和西路各两座建筑,皆作为纪念陈列馆之用,将在下篇中予以介绍。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仇英画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画(上二);沈周画(下二)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墓园


    中路北端,即为唐寅墓园。相对于那些新修的厅堂建筑,墓园的风貌显得古朴静阒,庄严肃穆。有凉亭和碑亭各一座,南端长廊内,布满了唐寅、祝允明、沈周、文徵明、仇英的书画碑刻。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景致古朴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曲径凉亭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墓园最北高高隆起的即为唐寅墓冢。其东有碑亭一座,亭内墓碑上刻“明唐解元墓”。其东南侧,另立碑两块。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碑,一为“唐寅墓重修记”碑。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墓重修记”碑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墓入口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唐寅墓冢及碑亭


    据称,原来唐墓的墓道是由东而西的,起端处矗有“唐伯虎墓”的石坊。后来重修后,该石坊已被重置于唐寅园的主道上了,而墓碑仍为旧时朝东的方向。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宁静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幽道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湖石假山


    现在唐寅园的西侧,新建了一座开放式的“秋香园”。我与好友兜到园内一看,里面的游人还不少,大多是大人带着小孩来玩的。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洞窥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秋香园”大门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秋香园”厅廊建筑


    有关“秋香园”的起名,我想还是受了历史上“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传说的影响,据说是表达了民间希望唐伯虎与秋香长相依,永相伴的心愿。若唐大才子地下有灵,未知其作何感想?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秋香塑像

【原创】心泊东吴(27)《唐寅园》上
“秋香园”园景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18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