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有一条胥江,它是以伍子胥的名字命名的,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条当年由伍子胥主持开挖的人工运河,将太湖水引入姑苏城,直至古城门胥门,而其湖口即为胥口。



去胥口的次数不少,具体记不清了,平时到西山路过的次数更多。最早未通公路时,去西山皆由木渎船闸桥坐船而往,沿胥江至胥口出太湖。当时那个地方叫外塘,早年曾去村上的一个工艺品厂进过货,多少有些印象。但因胥口镇目前面貌大变,直至到了那里竟也不认得了。



胥口水利枢纽,其实就在外塘这个地方,若按现在的位置而言,即胥渔路与环太湖公路交汇处。去年的九月下旬,当我和好友一起在胥口的孙武路折弯,循胥渔路南去时,终于找到了这个水利枢纽。



大门开在胥渔路上,左右两侧墙上均有明显的文字标志,北侧为“胥·浦·塘”,南侧则为“苏州市胥口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
因看上去就是一个水利部门的办公所在地,我俩也未知是否能进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居然顺利地如人所愿了。



里面环境幽然,景色宜人,宛若花园。一幢办公楼上竖着“苏州水利”的字样,东侧沿河即为胥江出太湖的口子。南端巍然矗立着的复线船闸,可供航船单向出入,条件大为改善,往日与今简直不可比拟。
园内绿荫下,竖有不少立牌,上面介绍了水利枢纽的相关资料,让我俩了解了以前未知的情况,颇有收益。



作为国家治理太湖重点工程的“胥口水利枢纽”,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苏州胥口水利风景区”,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格子也不可谓不高。其融防洪、排涝、引水、通航、环保、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综合性功能日益彰显。



而“胥·浦·塘”,实际就是胥江、七浦塘、西塘河三者的简称,作为苏州乃至延续至周边地区的主要河流,与京杭大运河一起,为当地的经济和民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故从古至今,对其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丝毫不能放松。



从里面出来,我俩又绕到环太湖公路的“胥口水利枢纽大桥”上,向北近距离地观察船闸的面貌。由东至西,总共有三座闸门。然后又来到桥面南侧眺望太湖,水天一色,空濛邈远。



大桥西堍有一长堤通向湖中,避风港内停泊着港监和渔政的执法船,以及大大小小的渔船。长堤的左前方一白色建筑,为“太湖流域苏州航管站”站,右前方一塔亭建筑,为“胥口水位站”。



长堤西侧沿环太湖公路边,有一碑亭,亭内石碑上镌刻着“太湖大堤纪念碑”字样,亭柱两侧有联曰:“兴水利养稼穑农本永固,御巨浸捍建设功盖禹迹”。



碑亭东侧,另有苏州市胥口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设立的诗碑一座,诗曰:“碧波太湖映吴宫,胥口枢纽建奇功。挡排航环为一体,造福桑梓利无穷”,由王振明先生题写。



是的。胥口水利枢纽工程,为国家治理太湖十大骨干工程—环太湖大堤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防洪、挡污、通航、景观为一体。在1998年和2016年太湖流域两次特大洪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于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利在当代,功昭千秋。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1年4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