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太湖烟波深处,东、西两山间,有一座面积五百余亩的全岛。其古名“鼍山岛”,地貌形似鼍龙。唐宋年间官府曾在此投放金龙玉简敬奉水神,又因岛上遍植桃花,品种亦多,与金庸笔下神秘的桃花岛十分相似,故人皆称其为太湖“桃花岛”。
由于上岛需坐船前往,交通不便,故平时游客对其鲜有所闻,足迹罕至,成为当代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武当玄武内家拳宗第十四代掌门、武当山太和宫主持游玄德宗师,寻踪太极张三丰祖师足迹,泛舟登岛,流连忘返,心有所属。从此荒芜已久的“鼍山岛”,掀开了它作为“桃花岛”的崭新篇章。
现岛上有鼍龙潭、古观音寺、孔圣殿、鲤鱼跳龙门、龙珠八卦转运台、望月钟楼、乘龙快婿、紫薇幽径诸胜,尤以武当游真人栖息之道观为最,殿宇参差,仙气氤氲,堪称“江南无双境,太湖小武当”。




苏州被称为“桃花岛”的地方有两处,其为一。另一处,则在苏州城东的金鸡湖中,岛上也是桃树遍栽,风光旖旎。
虽说太湖中的桃花岛位于东、西两山之间,但从地理位置而言,其属于太湖西山岛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归属西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辖。从轮渡线路来看,分别可从东山的沙滩山码头或西山的石公山码头登岛,在桃花岛设有两处码头对接,航行时间差大不多,约为十分钟左右。




对太湖的桃花岛,我神往已久。这些年在东、西两山逛游,去过了大部分的岛屿和乡村,而桃花岛却是一个空白。
今年的三月十三日,好友三人一同驱车前往西山,在石公山码头,登上了驰往桃花岛的渡船。




一上岛,见一座石牌坊,额镌“桃花岛”三字,好多刚刚登岛的游客,便迫不及待地在前面拍照打卡。见人较多,我便避高峰,选择了在离岛时再拍不迟。




穿过牌坊,抬望前方桃花正艳,迎面一建筑高启,题额“武当宫”。两侧皆有石阶可上。于是择一道上行,至武当宫山门前,回看石牌坊背额,曰“求道悟玄”。进得山门,广场开阔,有玄帝殿在焉。殿内供奉着被人们尊为水神的真武大帝的神像。




出殿继续上行,则见“会仙桥”,桥下为“龙洞”。及至登顶,高耸者,“望月钟楼”是也。
见介绍云:“望月钟楼,为太湖第一钟楼。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因范蠡扁舟泛游太湖,每逢中秋便会来此登高,击缶鸣钟,与葬身于隔湖相望的三山岛水葬台下的西施遥诉钟情,故而后人在此建造钟楼。又因每逢太湖风浪滔滔,金钟便会嗡嗡作响,钟声远播百里之外。相传乃为观音娘娘遣鼍龙作法而起,为湖中遇险渔船导航脱险。”



遂欣而登楼,好友撞钟三下,声音洪亮,响彻云衢。俯瞰四周,青螺浮列,烟波浩渺。如登蓬莱仙岛,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1年4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