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顺利地翻过了拉脊山,就进入了藏区,来到了第二座山“日月山”。
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青海湖东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日月山,最高峰海拔4455米,山口海拔3520米。其东为黄土高原,其西为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也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27(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28(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29(共和)
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为唐朝和吐蕃实行物资交流和两地使者往来的中转站。现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顶修有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脚下还有一条流向独特的倒淌河。
由于我们团期上没有这个行程,故只能眼睁睁的望山兴叹,走过路过,最终错过了。
好在导游在车上不失时机的给大家介绍起来,让我听得有些出神,那是一段凄美而迷人的传说。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0(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1(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2(共和)
相传,当年大唐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时,曾经过此山。临行前,母亲给予她一面铜镜,说你若想家了,就拿出来照照。她在峰顶面向长安,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便拿出铜镜一照,背后是连绵的山峦,苍茫的草原,她似乎知道了母亲的用意,长安是回不去了。
于是她悲从心来,结果将铜镜一摔两半,一半成了日月山,另一半成了倒淌河。因为那半块铜镜掉到了边上的河里,挡住了河水,水竟神奇般地从西往东倒流了。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3(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4(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5(共和)
另有一说是:文成公主在山上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6(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7(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8(共和)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泪流千行,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古代的一个小女子,却担当起了国家之大任,实在是可敬可佩。她抛洒的眼泪中,更多的是儿女情长,这才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以及最闪光的地方。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39(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0(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1(共和)
在进入公路“倒淌河”收费站后,经导游及时提醒,我抓拍到了一座文成公主的塑像。她站在高高的石基上,一袭风尘,面朝故乡,双手合十,颔首沉思,将满腹的心事,都融进了默默地许愿中。随着那倒淌的河水,流向故国长安,那生她养她的故乡。
我将照片放大,看到石基正前方镌刻着“古道流芳”四字。是的,文成公主进藏,缔结了大汉与吐蕃的和亲,促进了藏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她的懿德以及她曾经留下的泪水,像鲜花的芬芳一样,在唐蕃古道上流淌,这一流,已是一千三百八十年。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2(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3(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4(共和)
过了倒淌河,时间已近十点半,我们团队随即到了共和县的哈乙亥藏寨。这种进入藏家家访的活动,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扶贫项目。甚至可以说,也是整个藏区有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发展当地经济的可行性措施。我前不久在西藏的林芝,也曾进入一户藏家家访过。
藏家女主人名叫泽旺拉姆,在西宁读过大学,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青年女子。她现在寨子里承担自家的接待任务,每月有一千五百元的收入。在介绍银器的品类、使用方法和功用上口齿伶俐,生动有趣。特别是现场示范银梳刮痧,手法到位,技术娴熟,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和职责。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5(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6(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7(共和)
两小时后,我们乘车赶路,继续行程,前面还有一座大山—“橡皮山”,在等着我们。
橡皮山,位于青海湖与茶卡盐湖之间,它的名称来由,据说是当年在修建109国道时,工人们在山口修筑路基,发现泥土非常松软,打桩十分困难,如橡皮一般。还有一种说法是山上有大片的黑色薄片石头,非常平整,就像是一块块堆积起来的黑色胶皮,所以叫橡皮山。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8(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49(共和)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50(共和)
橡皮山,海拔3817米,连绵起伏的山峦高高地耸立在前方,像一座巨大的屏障。其坡路较陡,大多是三十至四十的坡度。在穿越橡皮山的山口时,放眼望去,美丽的高山牧场、悠闲吃草的羊群尽收眼底。与前面经过的拉脊山、日月山一起,构成了一条美丽的风光带,让车上的我睡意全无,其实,是真的不舍得放弃眼前的美景啊。
直到下午近四点钟了,我们终于到达了乌兰县的地界,来到了茶卡镇。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51(乌兰)
青海共和—乌兰沿途风光52(乌兰)
* 所附照片系手机车上随拍
写于2021年1月1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