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拉萨的第二天,根据行程上安排,是去“羊卓雍措”。
“措”,这个字,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我们本次未去的纳木措,前几天去过的措木及日和与其失之交臂的巴松措,都是以湖水之美著称的。
盘山公路的一个大转弯
沿途所见
一早八点钟,团队便出发了。因为先进了一家设在堆龙德庆区销售玉器和西藏天珠的公司参访,在那里呆了两个小时。等我们到达山南市贡嘎县的景区大门时,已经十二点了。在那里匆匆吃过午饭,于十二点五十分集中,赶往“羊卓雍措”。
临近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观景台
汽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大概有几百个弯道吧?这座山,就是甘巴拉山。这段险要漫长的盘山公路,从甘巴拉山山脚蜿蜒到山口,绵延长达二十五公里。等越过其海拔5030米的山口,就能俯瞰到羊卓雍措了。
羊卓雍措游客中心一侧
羊卓雍措景区导览图
甘巴拉山,亦称岗巴拉山,藏语的意思就是“无法超越的山”。它是西藏著名的雪山,海拔5374米,南临羊卓雍湖,东接冈底斯山,西连喜马拉雅山,横亘在西藏中心。每天太阳出来,首先照亮的就是这座山。因为高大、险峻,甘巴拉山屏障似的把西藏分为两大部分,山以东称前藏;山以西称后藏。其不仅是前藏与后藏的习惯分界线,也是浪卡子县与贡嘎县界山。
圣湖羊卓雍措简介
婉转曲折的羊卓雍措
经过一个小时的山路盘旋,我们终于到达了羊卓雍措观景台。就像跨越千山万水,来此会见自己的恋人那样,心里顿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
澄碧透澈,一平如镜
羊卓雍措,如蓝丝绒般美丽
羊卓雍措,其实离拉萨并不远,在其西南约七十公里处。主要区段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段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
羊卓雍措,有人简称“羊湖”。而藏北靠近新疆的地方,偏偏就有一个叫“羊湖”盆地,如此很容易与之混淆。
羊卓雍措,似缥缈的哈达,系在西藏山南的高原
羊卓雍措,闪耀着蓝宝石的光泽
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因汊口较多,形若珊瑚枝一般,故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湖面海拔4,441米。其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羊卓雍措山口勒石标志:4998米
349国道就在羊湖观景台下蜿蜒通过
羊卓雍措,东西长一百三十公里,南北宽七十公里,湖岸线总长两百五十公里,总面积约六百七十五平方公里。湖水均深二十至四十米,最深处有六十米,容积一百四十六亿立方米。据称,如此规模的高原湖泊,竟是一条堰塞湖,于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
俯瞰349国道羊湖段1
俯瞰349国道羊湖段2
汽车停在景区游客中心边的停车场内,我们随队来到了高高的观景台上,那里是俯瞰“羊湖”最佳的地方。有好多人围着“羊卓雍措”的勒石标志拍照,横拍竖拍,那种情形,是恨不得把石碑也搬回家去的架势,还是再等一歇,人空空了再说吧。
海拔五千米以上的牦牛,应该没有高反吧
我在一边拍风景,拍风景的旅伴在一边拍我
羊湖的美,是毋庸言说的。此时此刻,我突然感到自己词汇的空乏。无论用何种赞美的词语来描绘她,都显得有些苍白。但不管如何,面对自己恋了很久的梦中情人,总也得说上几句,表个心意吧。
选一个合适的位置,留下自己的倩影
交织着的经幡和哈达
羊卓雍措,你是一位清纯美丽的少女。那平静的湖水,是你抖落的一袭轻纱,宛如蓝丝绒般柔滑。你像澄碧透澈的蓝飘带,缥缈在山南的高山峡谷;又像蓝天色彩的哈达,向每位到访者献上,象征着智慧、健康、永恒、平安和忠诚。
拥抱羊湖,纵情放歌
团队里来西藏疗伤的美女
你又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随着季节和气候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容颜。你的心事,我们猜不透,摸不准,于是便有了要接近你,知解你的冲动。多少人在你纯净的环境里,洗却了身上的尘杂,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为了与你相见,我已是遥想多年。今日幸会,不枉此生。若说对你的爱究有多长,如果一定要给个期限,那就是:看你一眼,已是千年。
每一个玛尼堆,都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玛尼堆近观
待下午两点二十分集中前,看石碑前人少了,忙不迭地过去拍个照,留个影。上面镌刻的是:“羊卓雍措山口,海拔4998米”,原来我刚才往上又走了一段距离,已经到了近5100米左右的高度了。
山顶的雷达站
山高摩天,手可摘云
记得前几日刚入西藏时,身体还略有反应。只几天时间,现在的高度比拉萨要高出近一千五百米,且看山上好像也是寸草不生的,怎么就没感觉了呢?看来,人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高原考验人,但也很锻炼人的。
羊卓雍措游客中心
羊卓雍措观景台停车场
我向山上仰看了下,山顶上有两个圆球形的构筑,估计还有两、三米的距离。据说,那里是一个雷达站。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达站,常年担负进出藏航班、专包机、航空兵驻训及抢险救灾等飞行的引导警戒任务。这个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百分之四十五,最低气温摄氏零下三十度,最大风力十一级,没有水源,正常行走相当于内地负重四十公斤的地方,想想常年驻守在此的官兵,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砂生槐生长在贫瘠的山坡上
原来,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所谓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畅快地游山玩水,是有人在默默付出啊!
美丽的砂生槐
可能是海拔最高的宣传标语了
眼前的这条公路,是目前还在建造和延伸的349国道。其始自昌都市察雅县,终至日喀则市萨嘎县,穿越洛隆、边坝、嘉黎一线,众多的高山峡谷、大江大河,风景绝美、人文荟萃,一旦全线贯通,必将成为另一条西藏的黄金通道。
返程途中路边的摄影点:藏獒
返程途中路边的摄影点:牦牛
在路边,我看到有一丛丛蓝紫色的小花,与羊湖的颜色倒也相配。原来它叫“砂生槐”,是一种多年矮生灌木,枝头顶端长有刺,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它的种子还可以入药。
返程途中路边的小摊
天梯1
还有我在路边、河畔、山上多次看见的累石,它的名称叫“玛尼堆”,藏语称之为“朵帮”,也被称为“神堆”。“朵帮”,即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分为“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两种类型。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大都刻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箴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祈福求安,避祸消灾。
天梯2
天梯3
再有,我那天在车上看到路边山岩下,画着好多如图腾般的白色梯子。据了解,那是一种天梯。其寓意,一是每当有亲人去世,家人都会在山上用白灰画上天梯,以帮助亲人早日到达极乐世界;二是将自己的心愿,还有祈福,传递给在天上的亲人。
临行前留个影
由此看来,旅行的目的,不光是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增长知识,增加阅历,意义还是很大的哦。
写于2020年11月1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