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在家,听门铃声响,原以为是快递小哥送货来了。开门一看,结果是燃气公司工作人员,说是来上门抄表。
此事想来有点发噱。
我自2000年初,就从古城区搬到了工业园区的某小区居住。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环境好,以及优质的生活配套设施。如燃气烧的是天然气,清洁卫生;自来水纯净度较好,电水壶烧了好多年,内壁亦无积垢。还有就是两者都是用IC卡,先买后用,十分方便。
前些年,有关供气、供水部门,对一些小区居民的燃气表和水表都集中进行了更换,取消了IC卡表具,改为每两月抄表一次的形式。个中原因,局外人当然不明所以,主事方似乎自有道理。原来每户按月凭卡可购买燃气一百五十方,自来水一百方,这个量显然是比较大的,一般的居民根本不需要这多量。可能是公用事业部门早期开发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先圈些钱弥补部分资金不足。但居民尽管用不了,也大多会足额购买,先付钱,虽然损失些利息,应能抵得过燃气和水价逐年上涨的差额,故表上存上个一、两千方也非罕事。
可能后来燃气和自来水公司发现如此做法,收钱的时候图一时快活,居民手里普遍囤气囤水,并不利于其更多的盈利。但不知为何,主事方并没有实行现在大部分小区分级减量的收费办法,宁愿花大价钱对一些小区实施换表,恢复人工抄表的老传统。
如此一来,燃气表依旧在住户的厨房间内不变,而水表则从原来的楼道内移到了室外的地下。当时我就与水务公司的人员说,你们改革,应是向前发展,与时俱进的,原来用得好好的IC卡弃之不用,哪有倒退到老法头地下抄表状态的。如此一来,不仅居民看度数不方便,你们抄表也不便,何况还要花费更多的人工呢。
或许是科技发展特别快,我们跟不上形势发展吧,不知燃气表和水表如今已有先进的东东问世。工作人员告诉我,下来都是流行远程抄表了,只要在公司里,足不出户,就能抄到各家各户的表上读数了。这等好事,大势所趋,拦也拦不住。你再与其理论,不是自讨没趣吗?
但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并不如主事方意愿。先是燃气,叫住户自报读数,投入他们在小区固定安装的信箱里,后来干脆挨家挨户上门抄表,近距离接触。其自找麻烦倒也罢了,还给居民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抄自来水表,抄表工要用钩子,打开井盖,再俯身擦去表面上浮尘,方能看到读数。如同孩童翘着屁股在地上捉蟋蟀一般,滑稽得很。
如今,湖东儿子家的小区,自来水表前几年也换成人工抄表了,只是燃气表依旧维持着IC卡插卡使用,同样是一个园区,且又是相同的燃气公司。采取一区两制的办法,照例未尝不可。但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并实行了远程抄表的小区,实际使用情况不知如何?
作为一个用户,本来大可不必去操这门子心的。如远程抄表的技术是否过关,是否经常出现故障?其实际使用率究竟达到多少,是否形同虚设?等等。
其实,作为一个用户,真的是不要去操这个心的。好了坏,侪是俚笃的事,与我何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中的窍嵌,还是照苏州人的讲法,倷匣覅去弄懂俚么好哉。
写于2020年9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