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2020-07-30 10:17:52)
标签:

原创见闻

太湖西山

古樟园

千年古樟

城隍庙、观音庙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西山的古樟园,每年总要路过许多趟,但却从未进去看过。

    今年的五月三十日,一个下雨天,我再次踏访了西山的东蔡、西蔡和缥缈村。出得古村后,看时间还早,就来到了古樟园。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景区前石牌坊正面

上额:“古樟植物园”;下右题“湖山气象”;下左题“德泽风神”。

外联:“古樟叠翠清辉艳艳;植物满园倩影亭亭”。

内联:“园有万株花木,不问春秋冬夏,可赏霞质冰姿红红白白;

院藏千载古樟,历经雨雪风霜,仍然青茎翠盖郁郁葱葱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景区前石牌坊背面

  上额:“物华天宝”;下右题“万木占春”;下左题“风传雅韵”。

外联:“千顷繁华铺锦绣;五洲嘉木竞珍稀”。

内联:“古樟越千载,清荫婆娑,良辰美景,迎来远近名人佳媛;

嘉木福九州,异珍琼玖,姹紫嫣红,增得园林秋艳春晖”。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古樟园全景图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古樟植物园入口

内联:“云中翠幄樟添绿,佛外慈光园更幽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古樟桥


    古樟园,全称“西山古樟植物园”,以园内两棵古樟为基础,逐渐扩展为占地一百五十亩规模的植物园。内有各类珍奇观赏植物近千种,成为旅游观光、植物研究的著名景区。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曲桥风荷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荷叶田田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微波层层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接天莲叶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芙蓉出水


    走进景区,越过古樟桥。左侧是荷花池,上有曲桥。因还未到荷花开放的时候,故只能观赏其叶了。细雨疾风中,荷叶翩翻起舞,吹皱一池碧水。那波纹,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景区环道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碧螺春迎天下宾客;古樟园聚四海贵人”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园走慕名人;亭坐有缘客”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茶室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西山历史文化研究会


    右侧的莲花池里,莲叶遮掩了整个水面,只几朵莲花,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远远望去,倒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

    右前方有几间仿古建筑,为“西山历史文化研究会”所在。屋前的绿地上,横陈几块古代石碑,其中有的已经残损了。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残碑1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残碑2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残碑3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残碑4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残碑5


    沿着景区主道直行,通往狭义上的“古樟园”,它才是两位老寿星世代的家园。

    古樟园,因园内有千年古樟树而得名。园内原有“双观音堂”。清道光二十八年曾重修,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破落,用作仓库。1995年由西山后堡村投资四百多万元改建。在古樟树后重修“城隍殿”和“观音殿”,并立碑纪念。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仿古建筑后部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小桥池塘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土坡上的凉亭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由此石蹬道向上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古樟园石牌坊正面

柱联:“长天接广泽,群岛散仙乡”。


    当我走上石阶,穿过“古樟园”旧石坊,就来到了高大魁梧的古樟树下。你看那,树干挺拔,枝叶茂盛,亭亭盖盖,遮天蔽日。处身于树下,好像能得其福荫庇护一般。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古樟园石牌坊背面:“拥翠撷秀”

柱联“列岫欲穷吴越胜;古樟曾阅宋元来”。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两株古樟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争雄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树龄约600年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枝干挺拔


    我看到这两棵古樟的介绍,前面的一棵称“争雄”,高十五米,胸径一点一米,树龄六百年;后面的一棵谓“独威”,高三十米,胸径一点四米,岁数一千年。面对这两位老者,我顿时感到自己的渺小。人的一生,哪怕活到百岁,亦只区区三万六千多天。而这古樟,它们的寿命竟比人类高出数倍,甚至十多倍。它们所经历的风雨和沧桑,应该比人类更多、更长吧?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千年古樟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饱经沧桑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独威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遮天蔽日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树龄约1000年


    我看到北侧长廊的东端,建有一座亭子,亭额谓之“独悟”。坐在亭子内,面对两株古樟,若有所思;再从长廊上行至“城隍”、“观音”两殿,似有所悟。人的一生啊,似乎总要不断地思考和觉悟,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勃勃生机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枝繁叶茂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福荫庇护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回廊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弄影池


    在殿屋的前面,我并未觉得两殿有何角别。当我走到其后背时,才发觉其筑于石砌的高台之上,颇有气势。凭栏俯瞰,另有一番景象。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兰舟榭,联曰“一路好花开胜境,满塘春水送归舟”。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雨润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独悟亭”:联曰“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曲廊上行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曲廊下行


    山谷中一方池塘,岸边一座水榭,簇拥于树木的苍翠之中。我拾级而下,见爬山虎匍匐于石壁之上,刚经过雨水洗礼,显得格外精神,青翠欲滴。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城隍庙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重建城隍庙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观音庙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殿前长廊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好山入座诗难写,怪石当窗画不如”


    我沿着蜿蜒的石径,来到水榭前,见这水榭没有冠名,这倒也无妨。只是这水榭背山面水,倒是观景的好所在。须臾之间,我整个身心仿佛也融于斯了。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庙后下方池塘水榭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庙后下行石阶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石壁拥翠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红绿相映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石径蜿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真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具有静谧之氛,空灵之气。倘若晋代陶渊明再世,估计也会钟情于此的吧?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仰望城隍、观音两庙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庙宇一隅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俯瞰未名水榭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走近未名水榭

【原创】太湖风韵(99)西山:《古樟园》
未名水榭内观景

 
                                                                 写于20207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