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山梨乡,恍若仙境
去年的一场秋雨中,我从大石山上下来,到了树山村。这个村庄,2017年的4月7日,我陪老妈曾去过一次。
记得那日,也是雨天。常住浙江宁波的母亲正好来苏,我陪她去树山看梨花。村里主干道“喜乐路”的两侧,千树万树的梨花,仿佛就是被一夜的春风吹开似的,如皑皑白雪,笼盖田野;似层层浪花,气势磅礴,使这个小山村处处显示出春天的魅力,洋溢着浪漫的气息。

村口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志

游客中心

树山生态村全景导游示意图

苏州市生态农业示范村立牌
我俩漫步在这条梨花大道上,被那洁白的梨花夹道欢迎和簇拥着。潮湿的空气中氤氲着梨花淡淡的芳香,有一种沁心爽脾的感觉。顷刻之间,恍若置身于世外的梨源了。

老妈在梨园前留影

梨花千万树

缤纷似白雪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古人吟咏梨花一些诗句,犹如梨花般纷飞于我的眼前,醉入于到我的心田: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
【宋·陆游】“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金·元好问】“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明·文征明】“粉痕白露春含泪,夜色笼烟月断魂。十里香云迷短梦,谁家细雨锁重门。”
……

香云迷春梦

粉淡香且清

玉颊洗风露
树山村,位于苏州高新区西部,大阳山北麓,北靠通安镇区,整个村坐落在大阳山与鸡笼山的环抱之中。村内山青水秀,山体植被完好。
树山村的传统种植业,以杨梅树和茶树为主。至今我们在村里,还能看到大面积的杨梅树和茶树,有的树龄已逾百年,属于珍惜的树种了。

静寂如淑女

犹有花枝俏

舒展杨梅树
至于大面积的种植梨树,则是近十年的事,据说至今已发展成一千六百多亩的规模。全部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无公害质量栽培技术规程生产,被国家列为无公害食品,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树山的梨名叫“翠冠”,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清明前的十天半月,正是树山梨花逐渐绽放直至盛开的时段,比鸭梨和砀山梨要早两至三个月。
翠冠梨果皮细薄、肉脆多汁,酸甜可口,富含糖、蛋白质、脂肪、钙、铁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当我们刚在春天欣赏完梨花,就牵记起夏日翠冠梨那种清香甘甜的滋味了。

天然氧吧

倷好小骚年

装饰自行车
如今,树山的翠冠梨和云泉茶、杨梅果,已成为树山村的“三宝”,每年的梨花季,都会举办梨花街,吸引着本地的市民和外地的游客前往观光。据《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报道:
今年梨花季将从3月2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10日。和以往不同,今年梨花季以“另眼看树山”为主题,通过抖音、微博、腾讯等六大融媒体产品带你云游树山。期间,将推出“树山寻春”主题VLOG,实现居家云赏花、“醉美梨花”树山美景直播秀、
“伍德吃托克吃货节”、“本土网红共创”等系列活动,在网红主播的带领下,“云端”漫步梨花小村,感受近在咫尺的树山风物。

大石坞勒石

回看“梨花大道”

远望“树山”
由于仍处于新冠病毒防控期间,今年的树山梨花季,实施实名预约登记,游客可通过“苏州树山”、“问道树山”微信公众号预约,线上预约每人一次,最多预约六人。游客预约成功后,凭生成的二维码,同时出示苏城码并测量体温合格否进入树山村。

老妈在题刻照壁前

“大石八景诗”-明·黄姬水

“大石山记”-钦瑞兴撰书

《游阳山云泉庵观大石联句》-明·吴宽等
我和老妈沿着梨花大道一路北行,一会儿就来到了大石坞。就在她感觉有点累的时候,望左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寺院,老妈立马又来了精神,于是便向寺院走去。
来到寺院前,看门额,知其为“云泉寺”。据门前立牌介绍:
“云泉寺原名云泉庵,黄墙青瓦,飞檐翘角,创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开山僧人为珍护。
云泉寺在明代兴盛,当时慕名前来的文人很多,有文豪吴宽等,留下珍贵诗篇。最著名的是吴宽等人写的《游阳山云泉庵观大石联句》,号称明代苏州兰亭序。云泉寺目前设素斋馆和云居是香客清修理想地。”

走向“云泉寺”

老妈在“云泉寺”山门前留影

老妈在“云泉寺”山门前

“云泉寺”简介
这多年来,老妈凡是看到寺庙道观,每个殿堂,每尊菩萨必去叩拜一遍。我陪她去的,就有苏州阳澄湖地区的重元寺、皇罗禅寺、古城区的玄妙观三清殿、斜塘的土地庙、吴江的圆通寺等处。在叩拜后,还要捐些小钱。这次在云泉寺,自然一如以往,看她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却开心着,那就好。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和钟楼

“云泉寺”一角

翘角直上“款云亭”
因为我首次是陪老妈去看梨花的,到了“云泉寺”,她又进去拜了一会儿佛,中午就在那里吃了一碗素斋面,故我俩的足迹,仅限于大石坞这一带。而第二次从大石山上下来,时间已经不早,且又逢下雨,故未多作停留。
临离开大石坞前,我问当地的村民,树山是哪座山?他指着东南方那座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山说,那就是。原来此山本名“山”,因苏州人常将“”字读作“如”“树”之音,故山名就渐变为树山,而小山村也名叫“树山村”了。至于原来这个“”字,本意为类似“囤”的盛粮器具。根据树山村的地形来看,整个村庄处于周围诸山环抱之中,倒也十分形象。

“云泉寺”前的古树

劫后有余生

杨梅爬山坡,顺势望“款云”

梵呗绕山峰
据介绍,树山村全村占地约5.2平方公里,有“三山四坞五浜”之称。三山,即大石山、鸡笼山、树山;四坞,即大石坞、戈家坞、唐家坞、白墡坞;五浜,即孙家浜、枣浜、沿河浜、沿头巷浜、戈巷浜。全村自然资源丰富,历史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尤其是大石山奇峰、怪石、异洞、石刻,天然胜境等。

在大石山上俯瞰树山村

在大石山上俯瞰“云泉寺”

树山村生态全景图及村况简介
目前我走过的地方,仅大石山、云泉寺、大石坞而已,其余地方,待今后有空时,准备约上好友一起去走走,以不辜负树山这个美丽的山村,以及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树山,我会再来的。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0年3月2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