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日从横山岛出来后,看时间还早,就沿着环岛公路,去了“涵村坞”。其由梅堂坞、孙坞、待召坞、资庆坞等支坞组成,总面积约四平方公里。分涵村、梅堂坞、孙坞、待召坞四个自然村,有常住居民千余人。



涵村坞位于西山岛西北部,三面环山,南倚缥缈峰,北濒太湖,有环岛公路穿过。作为缥缈峰景区主入口的涵村坞,坞口地势较阔,坞内延展较深。记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从景区入口处一直走到缥缈峰山脚下,已经是很长的一段路程了。



但登过几次缥缈峰的我,从未在村里好好的兜过。
当听闻村里原本的老街上还保留着明代的古店铺,和明代书法家祝允明书写的古碑后,总想去实地看看。




我走过景区西边的“涵村桥”,就到了“涵村”村口。入村没几步,就看到巨石上的“堂里”两字以及堂里村委会等机构办公的地方,表明涵村已归属于“堂里村”管辖了。




沿着村道南行,路边新建的亭子和照墙,横跨“涵村江”的新桥,新的景象扑面而来。让我心里顿生疑窦,莫不是全部焕然一新了吧?
此时,正好有村民走来,遂问老街何处?答曰:继续前行。



走着走着,终于看到了老旧街巷和房屋的踪影。地上已是重新铺设的平整的石板路,两侧的老房子,就像上了年纪的老头和老太一样,给前来寻访的游人讲述从前的故事。



老街中段,有一座三开间门面的老屋,那就是涵村明代古店铺了。其两边为板门,可自由卸装,中间可上下启闭的闼门装置,为售货窗口。窗门上,依旧清晰可见一个时代的印记。我猜想,或许就因此,才使这个古店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逃过一劫,遗存至今,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看上去,这个明代古店铺显然未经整饰,故旧貌犹存,古朴自然,且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如此若于保护古迹有益,这倒也好。只是听说店内藏有明代书法家祝允明书写的古碑,无缘得见,不免有些遗憾。




其实,古店铺内原来还有一块《思静处士陆君墓志铭》碑,由明代大学士王鏊撰文,祝允明书丹,黄沐篆额,章浩勒石。只是这块历史和人文价值很高的墓碑,现在已移至缥缈峰山脚下的水月坞碑林中陈列展出了,我曾在太湖风韵(20)《缥缈峰》下篇中展示过。




思静处士陆君,即陆鋹,明英宗正统元年至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436—1503年),吴中西山涵村人。身后有如此几位名人为其树碑铭文,可见非同一般。墓志铭中,概略记载了他生前为父申雪沉冤,被人誉为孝子;为民分发灾粮,寻找水源,凭其医术,治病救人的事迹,以昭彰后世。现在涵村多陆姓,可能皆为其后裔吧?




古店铺南侧,有一巷门。透过巷门望去,高墙深弄,旧时应为大户人家所居。及至街的南端,复见一些零星老屋及破房。
出街,未走回头路,从景区主干道返至环岛公路不提。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年12月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