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584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2019-05-15 21:57:55)
标签:

原创见闻

浙江镇海

鼓楼

大教场路

旗杆格弄

分类: 萍踪浮影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雄姿


    浙江镇海,原来是一个县,现属宁波的一个区。我初次去时,距今已经四十年了。

    如果说,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去了其他地方长期工作和生活,乃至终老的话,那么,这个地方也就是他的第二或者第三家乡了。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正影


    父母所在的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浙西的衢州建成了中国的氟化工基地,衢州化工厂及其附属配套设施。二十年后,因浙江省镇海炼油厂的建设需要,于一九七八年年底,转战浙东宁波的镇海,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题额:“镇海楼”


    职工的宿舍楼建在镇海城关镇的后大街,为五层的砖混结构,水泥预制板楼板,看上去是最简陋的那种造型,直至现在还在。弟妹们像随军家属一样,随父母到了镇海,而自幼就在苏州,由外公外婆带大的我,当时已经参加工作,可享受探亲假的待遇,每年回一次镇海。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洞窥鼓楼广场


    镇海,古称定海。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但真正作为一个县制出现,则始于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年)5月。当时吴越王钱镠巡视明州,筑城于望海镇;闰八月,钱镠因望海镇地滨海口,有渔盐之利,奏置望海县,未几改为定海县。这个定海,并非现今舟山群岛的首府“定海”,而是镇海起先的名称。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背影


    镇海的轮渡和汽车站,都在城南甬江的滨江区域。我在宁波火车站下车或轮船码头下船后,基本上都是父亲来接我的。然后转乘到镇海的公交车,路程相当于苏州至木渎的距离。

    至镇海后,到家里还要走一段路。从南大街,经鼓楼,到后大街,路途并不算远。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古石牌坊


    我第一次见到鼓楼时,瞬间就被它古朴威武的姿态所震撼了,具有了一种沧桑感。只可惜,当时拍照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未能留下旧影。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城楼外廊


    那时的鼓楼,好像被一家棉纺厂占用着,中间的城门紧闭,后面便是厂房。鼓楼的西侧,是大教场路,棉纺厂的厂门就在边上。鼓楼的东侧,则是旗杆格弄。这两条路,皆可通达后大街。中间的那个大教场,曾作过镇海中学的操场。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广场


    乍听这两条路名,就感觉有所来历,应是原来升旗和兵勇操练、校阅之地吧?

    果真如此。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重修碑记


    镇海鼓楼,古称谯楼,是古县城军事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当时城中最高的建筑物,主要为瞭望和报时之用。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右前方绿地


    据资料介绍:

    镇海鼓楼,又名“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为定海卫指挥使刘澄所筑,便于观察军情。以“收江海气息、山川风物于井斡窗疏之内,为帅府树屏藩”。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擂号角连营


    相传在南宋时该处已建有楼阁。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高宗赵构为避金兵追击,从宁波乘楼船率众去昌国(舟山)、温州前曾在镇海停留三天,还在旧县城的鼓楼上受过群臣朝拜。后该楼尽毁于元代。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左前方绿地


    时隔近百年,诗人吴潜以一首《登镇海楼》,道出了当时风雨飘摇的南宋以及自己心中的哀愁:

   “鄮山深处古明州,新有江南客倚楼。
    凤阙天连便望日,蛟门海晏不惊秋。
    头颅已迫残年景,身口聊为卒岁谋。
      萧飒西风吹败叶,满眶清泪自难收。”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钟鸣鼎食之家


    镇海鼓楼,清顺治、康熙年间曾两度重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邑令汪诚若又重建,额颜“镇海楼”。后因年久失修,原有砖木结构损坏严重,一九八七年由区政府拨款,港胞陈志耀先生捐资重修。这个古建筑留存至今,成为镇海历史沧桑的一个见证。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石书:镇海县城遗址简介


    现存鼓楼楼台长33米,高6米,全用条石垒砌。门洞高5米,宽6米;楼高8米,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其屋宇建筑,歇山顶重檐,青色筒瓦屋脊,中有厅堂,外围廊虎,画梁飞檐,壮观宏伟,基本上保持了乾隆年间重建时的原貌。正面檐下悬镇海楼匾额,为镇海籍著名书法家周慧珺题写。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石书:定海卫指挥署、演武厅遗址简介


    穿过藤蔓垂绕的鼓楼洞门,楼北即为鼓楼广场。中轴线上,竖立一古石牌坊,由大教场路入口处的明朝指挥署仪门石牌坊移位修复而来。广场两侧,新建了商用楼。站在宽阔的广场上所见的鼓楼,显得更加雄姿英发,气势不凡。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东路西首南侧“古塘人家”


    鼓楼正南的那条街,叫做南大街,由旧时的大道头、朝宗坊、半街三条街道贯穿而成,统一谓之。其作为镇区最早的主通道,从北至南到甬江边,我的记忆中,好像拓宽了好几次。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东路西首北侧“蛟川书院”


    鼓楼正前方,有一座“濠桥”,又名“承德桥”,它的历史与镇海(当时称定海)同。但民国初年重建时,已经改为了混凝土结构,古桥原貌早已不复存在。现所见之桥,为1998年拆旧建新而成。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正前方:“濠桥”


    濠桥之下的小河,名为内濠河,即内城河。而外城河(外濠河)则早于1986年填河造路,改建成了城河西路和城河东路,全长近两公里,成为镇海最热闹的商业街市。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濠河


    鼓楼前,东侧为鼓楼东路,路不长;西侧为鼓楼西路,里程较长,习称西街。我最早的印象中,好像是石板街。乍乍的小街两侧,分布着许多木栅板的各色店铺,富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情形了。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濠河南岸民居


    顺着鼓楼西路西望,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父亲的背影。当年他去浙建二公司机关上班,基本都是从西街走去的。这些年来,尽管路面铺了又铺,但他走过的坚实脚印,似乎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上面了,任岁月风雨洗礼,也洗刷不掉的。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乱砖垒墙


    这种情景,随着父亲的远去,已经成为我遥远的记忆,在心里永远也不会抹去。


【原创】屐痕甬城(44)镇海:《鼓楼》
鼓楼一角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