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杂谈:《假如》

(2018-08-18 20:21:54)
标签:

原创杂谈

假如

懊悔

木已成舟

无济于事

分类: 世事洞明

【原创】杂谈:《假如》

    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假如”是一个大有用处的词汇,含有怀疑和未定的成份。

    正是有了这种大胆的假设,自然科学的未知领域才得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才逐步迈进,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耳边经常会听到的“假如”两字,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譬如,某人办某事,办砸了;某人事先虽考虑周密,结果事与愿违;有人不听劝告,一意孤行,酿成大错……等等。

    这时,对事情的结果都会产生懊悔之意,一句假如便脱口而出。于是,假如成了最好的托辞,成为自我排解的专属词语。

    假如,人生有假如吗?没有。就像世间没有后悔药一样。过去的事,不管好坏对错,已是既成事实,铁板钉钉,无法改变。

    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在自己的字典里,抹去假如两字,或者将其彻底忘却。

    可以设想一下,世间如存假如,那一切都会乱套的。

    杀人犯一念之差,夺人性命;偷盗者贪图享乐,预谋得手;酒驾者心存侥幸,闯下大祸;受贿者利欲熏心,以权谋私;……当受到法律制裁时,方幡然醒悟,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在追悔莫及之时,道出了多少个假如。

    是的,假如起初他们都能把持自己,也不至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没有前因,则无后果啊。

再来看看我们人类自己的成长过程,或许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假如一个人不是从小活到老,从幼稚到成熟,而是从老活到幼,人人老于世故,事事锱铢必较,那么,我们的社会还成何体统,就乱象丛生了地球也可能毁灭N次了。

    假如,常在人们碰到某事出乎意料或不如人意时说。而苏州人常说的“蛮好”,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早晓得该场(这样),蛮好归场(那样)哇”。这一颇为有趣的说法,多少带有事后诸葛亮的成分。但蛮好也好,不蛮好也罢,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一切已于事无补。

    对于假如之说,懊悔之意,苏州人还有一句叫做“过仔香花桥,懊恅匣来弗及”的俗语。香花桥那边,即为断头之处。过了这座桥,生命也就结束了,懊恅还来得及吗?

    由此可见,假如这个词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根本无济于事的,还是不用或摒弃的为好。

 

                                                                 写于2018年5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