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

(2017-02-20 20:37:44)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穹窿山

主景区

秀美风光

旅游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穹窿山主景区入口

门额“穹窿山”三字乃乾隆御笔。

两侧楹联“太湖万顷在襟袖,穹窿亿丈凌星辰”为乾隆第三次来穹窿山时所留


    去年八月十五日和十月十八日,我两次重游了苏州穹窿山景区。第一次是以前曾去过的主景区和后来建成的孙武文化园,第二次则为以前未曾去过的万鸟园和小王山。“万鸟园”和“小王山”景区的图文,早先已发于博客,而主景区的图文则迟迟未予整理。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主入口前景观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主入口对面御湖前“慈恩圣德”石牌坊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御湖曲桥、迎驾亭

  乾隆皇帝每次驾临穹窿山时,皆经苏福运河到此弃舟登岸,附近有村落为接驾村


    时间一晃几个月过去了,虽说是数九寒冬季节,但当时在山上,冒着高温,行走于烈日下的情形却难以忘怀。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主入口内的黄石假山池塘景观:丹泉

  据说是神农时代的赤松子曾在穹窿山取赤石脂炼仙丹,这泉就是赤松子炼丹时洗药草之水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登山路线指示牌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铁竹亭

为纪念穹窿山有名望的道者施亮生而建。他是上真观的开山祖师,道号“铁竹道人”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御道入口石牌坊

石柱两侧刻有“居然五岳尊,突作三吴冠”,出自明代大臣申时行《登穹窿》诗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   足畅轩: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在和风朗日的天气中,

一入山门就被此处的“山水园林”所陶醉,顿感脚步轻快,心

 畅神舒,忍不住题了这幅对联:“修竹崇兰,静观其趣和风

月,足畅斯怀”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御道内浓荫蔽日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御道内的石阶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御道内篁竹小径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茂密的竹林

    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郊,因山形中间隆起,四边下垂,形似穹窿而得名。其山脉呈北西走向,北高南低,北宽南窄,长约7.5公里,最宽处有4公里。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亦为苏州市最高峰。1993年建立东吴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设立穹窿风景管理区,现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吴中太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   此为乾隆御道上第一方石刻,由李根源书:

“民国甲子四月,西林岑春煊,武进冯家锡,宜兴朱祖荫,桐城孙发绪,

桂林况周颐、吴肇邦,腾冲李根源同来游”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  慈孝亭、双膝泉

相传乾隆下江南上穹窿为寻找生父,在此跪拜祈求父子相逢,竟跪出两只膝印,

涌出两股清泉。后人感其慈孝之心,将此泉命为“双膝泉”,并建亭名“慈孝亭”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潘振元:双膝孝达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崔护:乾隆御道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山道蜿蜒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乾隆御笔:穹窿山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茅君礼斗处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休息长凳和垃圾箱,色彩不突兀,与环境协调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周摩和:虚皇境天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得仙桥

    穹窿山景区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就自然环境而言,山上林木蓊郁,山石奇特,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超过90%,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几百倍,是“天然氧吧”;就历史底蕴而言,春秋以来的古迹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山区的各处;从人文角度来说,神农时代的赤松子,春秋时期的孙武、伍子胥,汉代的朱买臣,宋代的韩世忠,明代的建文帝、姚文孝,清代的乾隆帝,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与穹窿山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相传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曾相聚于此观景赏月等;从文化宗教来说,这里有兵家、儒家、道家、释家,不仅有道观(上真观),而且有禅院(宁邦寺)。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御道延接处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回望御道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洞天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品泉亭

内有一从山石中打出的古井,井口盖有一块方广达丈余的巨石,凿有三穴,形似“品”字,故名。

俗称三眼井,是当时上真观内道士的生活取水之源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望湖园入口

   望湖园是穹窿山的山顶花园,占地60亩。据专家考证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次都来过穹窿山,并且每次都会到

上真观祈福延寿,然后到山顶眺望太湖、领略风景,故得名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望湖楼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望湖园一角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祈福坛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乾隆驾幸穹窿山祈福年份记录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祈福坛上的地雕

    进入山门,穿过铁竹亭,循着旧时乾隆皇帝的御道上山,是我向来的选择路径。因为此道竹篁幽深,林荫蔽日,流泉琤淙,鸣鸟啾啭。在此环境下登山,沿途看看身边的摩崖石刻,顿觉心宁气爽,似乎让人全然忘却了炎热的气温和登山的劳累。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在望湖园俯瞰孙武文化园全景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观星台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环翠楼:现为茶室,匾额由舒同所题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朝元亭

    朝元者,礼拜神仙也,穹窿山向来被认为是“仙山”。

两边柱联“紫府尤少赤松子,人间岂逢黄石公”。赤松子,

黄石公均是传说中的仙人;紫府指神仙住的地方。希望在穹

窿山能多遇到一些像赤松子,黄石公那样的仙人,同时

表达了穹窿山乃人间仙境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探雪长廊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乾隆行宫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三茅峰勒石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豁然开朗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云淡风轻

    因盘山路的开通,原来的御道被割裂了。行至946米后,还要上接224米才能走完。那天我在走完御道后,先去了位于三茅峰的望湖园。这里不仅可以眺望浩淼的太湖,还能鸟瞰孙武文化园全景,仰望大茅峰、二茅峰的雄姿。随后依次到了祈福坛、上真观、宁邦寺、百丈泉、玩月台,之后去了茅蓬坞的朱买臣读书台,孙武苑,最终抵达孙武文化园。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潘振元诗,崔护书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逸鹤任风”门楼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招鹤亭

施公(穹窿山上真观开山祖师施亮生)作法祈祷时,焚香便有鹤群来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穹窿觅踪多道口节点,可通上真观,招鹤亭,宁邦寺,孙武苑等处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土地祠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竹篁幽深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在三茅峰由近及远仰望二茅峰、大茅峰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圆球处为穹窿山最高峰箬帽峰(大茅峰),此处为军事要地,游客止步

座落于二茅峰上器宇轩昂的楼阁为“宁邦精舍”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在二茅峰宁邦精舍回看三茅峰上真观,诸建筑错落有致,被绿植掩映其中

【原创】穹窿秘境之三:《撷秀揽胜赏美景》山高天低树,路遥云近人

    一天的时间,我基本走完了穹窿山主景区的全部景点。虽说人累些,且又是高温天气,对人的体力和毅力也是一种考验,但总体说来还在可承受之范围内。

    因景点和照片较多,故将主景区的经历分几次发博。具体为:

    1.      撷秀揽胜赏美景

    2.      道观佛寺聆仙梵

    3.      人文遗存仰风范


                                                                 写于2017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