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2016-09-14 20:18:47)
标签:

原创见闻

姑苏工匠

宏江钟表店

李老板

手艺人

分类: 工艺百花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郭巷镇老街上,一家守望了三十三年的钟表店

 

    上周日下午,和好友一起,去苏州城南的郭巷镇,拜访了“宏江钟表店”的店主李宏江先生。

    李老板今年五十岁,钟表店并非家传,父亲生前曾是苏州轮船公司苏航班客轮的管理员。三十三年前,年方十七的他初中毕业,出于谋生考虑,到了苏州娄葑手表厂学习钟表修理。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凭着自己的悟性,就基本掌握了钟表维修的技术。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同年,就在自己位于老街的旧屋里,开设了一家钟表店,店名冠以自己的名字,成为郭巷当时首批个体户,过上了自谋出路,自食其力的生活。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老街是当时郭巷镇的中心,就如同苏州观前街的地位。刚开始的时候,店里生意兴隆,顾客应接不暇。但随着乡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镇上又开发建设了新街。老街的居民大量外流,人气急剧下降。加之手机等多媒体用具的普及,使用人数的减少,钟表的作用日渐式微。由此造成生意清淡,难以为继。照李老板的说法,每月的收入还不如出去打工赚得多。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常言道:开店容易守店难。如此一个钟表店,没多大的盈利,勉强维持,图得是啥呢?在与李老板的攀谈中,他和盘托出:一是由于自己喜欢这个行当;二是百姓还有这种需求。眼前的利益虽说差了些,但不管如何困难也得坚守下去。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其实,这份守望,还因为他能随时照顾年老的母亲,和保持自己看书、吟诗、写字的兴趣爱好。我看到,店堂的柜台上放着不少书籍,西墙上贴着他写的诗赋和书法。可能由于他的知书达理和好人缘故,街坊邻居都喜欢上他那喝茶聊天,捉对着棋。每天虽非顾客盈门,然却高朋满座。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我默默地注视着墙上的诗与钟,心里陡生一种无巧不成书的感觉:“诗”与“始”,“钟”与“终”两两谐音,不就暗喻着“有始有终”吗?当某些人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一味追求诗和远方时,李老板却诗书为伴,持之以恒,守在自己的老母身边,守在自己的钟表店里。这一守,就是三十多年。以他自己的方式,拥有了诗,并藉以走向远方。

    这,或许就是一种最质朴的平民情怀,最可贵的工匠精神吧?

 

摄影组照:《宏江钟表店》

1、在吴中区郭巷镇的老街上,有一家“宏江钟表店”,至今已经开了三十三年了。这些年的默默守候,只是源于喜爱。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2、店老板李宏江,十七岁那年去苏州娄葑手表厂学艺,于一九八三年开店至今,成为郭巷当时第一位个体业主。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3、墙上悬挂着几张“先进个体劳动者”的奖状,是对他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的褒奖,成为信誉的最好佐证。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4、修表是一个细致的技术活儿,来不得丝毫疏忽。李老板眼夹放大镜细细察看,以找出手表的毛病,对症下药。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5、店堂是他的私家老屋,显得有些破旧。橱柜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台钟和闹钟,看上去让人颇有似曾相识之感。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6、李老板正给一台座钟上发条,校准时针,里面每一个零件,及其发出的声响,都逃不过他敏锐的眼睛和耳朵。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7、自镇上开了新街后,老街居民逐渐搬迁,店里的生意大不如以前。对于每位上门之客,李老板总是热情接待。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8、钟是外观存在,诗是内心显露。店内墙上的挂钟和他亲笔书写的述怀诗,仿佛预示着“有诗(始)有钟(终)”。

【原创】姑苏工匠(2)《宏江钟表店》

 

                                                              写于20169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