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2016-06-21 21:36:56)
标签:

原创见闻

宁波佛教协会

延庆观宗讲寺

天台宗中心道场

佛学

分类: 萍踪浮影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延庆巷口


    前些年,在宁波解放南路探访银河证券营业部出来后,便穿过马路,欲沿解放南路东侧一路向北步行。没几步,就看到马路上方挑空悬挂着一块“观宗讲寺”的招牌。于是我右拐入延庆巷,看到了一扇简陋的类似工厂仓库的铁皮大门,那里,竟然是寺院的入口。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延庆巷内


 

    看样子,寺院正处于逐渐恢复重建中。除大雄宝殿、天王殿,以及北端的厢房长廊等已建成外,药师殿仍未完工,但殿内硕大的卧佛已经安放。东侧一大片区域内,则堆放着许多石础,石板,碑刻等材料,似为后期继续恢复建造之用。眼前虽未见寺院旧时之风貌,却似乎也让人看得出其昔日的盛景和辉煌。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大雄宝殿


 

    我在寺院内初略地看了下,于北厢房一处类似资料室的屋子里,看到了大量有关佛教的书籍,其中许多与延庆观宗讲寺有关。于是便向工作人员作了简单的询问和请教,随后有缘得到了她赠送的《延庆观宗讲寺志》、《继承谛公遗志,重兴观宗讲寺》、《观宗学堂》等有关资料,让我对延庆观宗寺的区位和历史沿革,以及在天台宗发展史上的地位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已修复的另一处殿宇


 

    特别是由益行法师主持编纂的《延庆观宗讲寺志》这本书,除序言和附录外,凡九章九十三节,厚达三百二十九页。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寺院的历史、地理沿革、历代天台祖师的嘉言懿行以及碑记塔铭等重要文献资料,可谓史料丰富,记录翔实,为全面了解延庆观宗讲寺不可多得之宝典。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现寺院住持益行法师主持编纂的《延庆观宗讲寺志》

封面人物为天台宗第四十三祖-谛闲大师


 

    翻阅书籍,着实让我心头一惊,这延庆观宗讲寺,竟是浙东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其余三处分别为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这座在我国佛教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寺院,又被称为天台宗三大祖庭(国清寺、玉泉寺、延庆观宗寺)之一。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北厢房外的走廊


 

    延庆和观宗,原来是两个寺院。延庆在先,观宗在后,后者是从前者中分离而成。

    延庆寺,始建于五代十国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初名“报恩院”,位于南门日湖之莲心岛上永宁桥畔。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赐延庆寺额,由台宗十七祖智礼主持,讲天台宗教行学,成为天台宗的中心道场。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谛闲大师


 

    北宋元丰年间,延庆寺僧介然于寺东北隅募资筑屋六十余间,环以十六室,称“十六观堂”,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毁之一炬,再于宝庆三年(1227年)重建。但命途多舛,屡建屡毁。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寺院的刊物


 

    清乾隆嘉庆年间又予重建,增建僧寮,始独立门庭。及至民国次年(1912年),天台宗高僧谛闲大师主持“十六观堂”后,扩充殿宇,重整规模,以“三观为宗,说法为用”之意,将“十六观堂”命名为“观宗讲寺”,并设“观宗学社”。后又设“弘法研究社”,创办“四明佛学院”和“观宗义务学校”。谛闲大师广收弟子,开坛讲经,听讲徒众达万余人。现香港觉光法师,台湾慧岳法师等海内外不少著名高僧,皆出观宗之门。观宗讲寺,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颇有影响。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东部待重建的区域


 

    只可叹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文革中,僧人强遭遣散,寺院衰落,面目荒芜,所幸大殿、方丈室和部分厢房尚存。一九九三年,成立了“宁波观宗讲寺修复管理委员会”,聘请天台国清寺益行法师为管委会主任,花十年多时间,大雄宝殿、天王殿、厢房等修葺一新,其余殿宇仍在逐步恢复重建中,使寺院内梵音重响,香火缭绕。我那天亲眼看见有当地民众在做超度佛事,一派虔敬诚笃之象。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雕刻精美的石碑


 

    一九九七年,香港觉光法师提议延庆、观宗两寺合并,定名为“延庆观宗讲寺”。一九九九年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示为:两寺合一,一寺多用,两种功能,一次了断。于是,“延庆观宗讲寺”走上了盛世重光之路。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现寺院住持益行法师


 

    我看到益行法师在书的《延庆观宗寺之瞻望》章节中有如此介绍,延庆观宗讲寺,作为宁波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历史悠久,在佛教界颇有影响,而且向为名人流寓和学者讲学之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如:元末书法家吴志淳曾在此以八分书法作千字文,以扬理学,刻石以传;明末的“南湖诗社”曾在此集会吟诗论文;清初著名的民主主义思想家黄梨洲也一度在寺后殿设“证人讲院”,成为甬上的学术重地。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北邻寺院的宁波市佛教协会


 

    其中引用的明代洪常延庆寺诗尤为精彩:“何处堪寻物外交,罗云丈室绝纷嚣。老僧扫榻应相候,童子开门不待敲。花外雨腥龙出钵,松间云暖鹤归巢。满怀清思浑无寐,卧看流萤度竹梢。”只可惜目前的状况与诗中的情与境相去甚远了。

 

【原创】屐痕甬城(35)《延庆观宗讲寺》
文物保护碑


 

    这种情境何时能再次重现,有待时日,值得期待。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6年6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