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业会馆门口
一日,我沿和义路朝东门口方向走去。在经过“和义大道购物中心”后,看到有一块“战船街”的路牌,再一看,路口一座带有沧桑感的古建筑,竟是“宁波钱业会馆”之所在。

前言

中厅

戏台

“钱庄起源”

钱庄分布图
今年3月19日,这位“耄耋老人”迎来了第九十个华诞。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人民银行特地发行“宁波钱业会馆设立9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两枚)。突出体现了宁波钱庄业在中国金融历史上的地位与当今的对话,浓缩显示了宁波地域丰厚深淀的江南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了宁波商帮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面向大海的开放精神,并加入了三江口元素,具有独到的宁波特色。

金银币图示

右边厢钱庄字号

右边厢钱庄字号

左边厢钱庄字号

左边厢钱庄字号
顾名思义,“钱业会馆”者,钱庄业会集之馆所也。
甬上金融向以钱庄为枢纽,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叶。特别是“五口通商”宁波正式开埠以来,更得到了长足发展,于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期。形成了大、小同行六十二家,现兑庄九十家,在宁波三江口的江厦,形成了一条著名的钱庄街,繁荣程度早于且不亚于后来之上海滩。于是,“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这句耳熟能详的民谚,在当时不胫而走。

店规

兑换处

内账房部

钱箱

银房部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宁波钱庄首创了“过帐制”,即各行各业的资金收支,从使用现金改为借助钱庄进行汇转,实行统一清算。这意味着现代金融业的票据交换办法在我国的开始,与英国伦敦于1833年成立的票据交换所在时间上大致相同,而比纽约、巴黎、大阪、柏林等城市的票据交换所则要早得多。

外勤部

宁波钱庄业的五大家族,在上海滩九大家中占了五席
宁波秦家

慈溪董家,镇海方家

镇海小港李家,镇海叶家

后厢房
据宁波钱业会馆的基本信息显示,清同治三年(1864年),钱业同业组织形式称“钱业会商处”,在江厦一带滨江庙设有公所,曾毁于兵火,后于1862年由钱庄业筹资重建。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原有公所“湫隘不足治事”,遂购置位于战船街的“平津会”房屋及基地一方,以兴建新会馆,三年乃成,成为昔日宁波金融业聚会、交易的场所。

“历史货币陈列”前言

古代自然货币

刀币、圆钱

西汉铢两钱

浙东抗日根据地货币
目前我看到的钱业会馆,占地1500余平方米,由前后二进组成。前进以中式布局,主厅天井中有戏台,两边厢两层构筑,廊屋环绕。底层钱庄字号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给;二层为“钱币陈列厅”;后进为中西合璧,设议事厅,是旧时宁波金融业最高决策地。厅前亭园花草,清静幽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钱庄业历史古建筑,其见证了中国“北有票号,南有钱庄”的兴衰历史,拥有极其丰富的钱庄业历史文化内涵。

幽深的通道

后天井

账房先生雕像

“钱园”洞门

西式凉亭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钱币博物馆”,是全国中等城市唯一一家展品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性的钱币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从贝、布、刀、环到大清银洋的各类历史钱币1999枚,其中有镴质抗币及金质“隆兴通宝”等珍品,堪称镇馆之宝。我去时正逢送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展出,憾未见到。

钱园内中西合璧的楼阁

议事厅

洽谈室

在上海开设的“泰和钱庄”

宁波钱庄在天津的发展
展品内容包括货币的起源、铢两钱、通宝钱、港城通用的邻国货币,浙东抗币五大部分,基本按历史年代顺序排列,既有通史性质,又突出宁波港城的特色。上溯四千年前的商周、下涉民国抗战时期,这对于宣传宁波的历史、弘扬祖国的货币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宁波保和庄诸同寅留影

银行通讯

“虞洽卿路”命名纪念照

宁波江北岸“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旧影(1936年)
这是一个幽静神秘的地方,更是一个触摸历史的所在。馆内建筑古朴典雅,庭院环境花木扶疏,让大热天,刚从骄阳下进来的我凉意顿生。尤其是参观过程中突然而至的一场倾盆大雨,仿佛让我一颗原本燥热的心清宁了许多。

后花园一隅

雨线如注

飞檐翘角,器宇轩昂

参观券

钱业会馆正门
江南人,留客不说话。雨,犹如在挽留我这个游客,好让我多些时间在此逗留,多些时间看看这里的景物,多些时间感怀一下钱业会馆的前世今生。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6年5月2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