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月湖景区众多的名人故居中,我特将“银台第”独立成篇,一是因为宅子的主人为官宦世家,在历史上颇有声望;二是由于现在辟为了官宅博物馆,陈列丰富,颇有看头。在里面参观,通过对中国古代官宅建筑艺术、清代家具艺术、官宦人家的生活场景的了解,加深对其内在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银台第”正门

“银台第”文字介绍
银台第,位于偃月堤边,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主人童槐曾任江西、山东按察使,后改任通政司副使。按察使别称臬台,通政司别称银台,故童宅有“臬台第”、“银台第”之称。后其子童华以吏部右侍郎入南书房行走,成为光绪皇帝的老师,故童宅又被视为“帝师故居”。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

正厅:“绳武堂”
据史料介绍:
童槐(1773年-1857年),字晋三,一字树眉,号萼君,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幼时家业零落,六岁父母双亡。然其性耽劬学,发愤读书,于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家道遂中兴。历官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陕西道监察御史、甘肃兰州道、江西按察使、通政司副使等职。后贬官,引疾归,先后主讲鄞县月湖书院、慈溪慈湖书院、陕西关中书院、江西鹅湖书院及广州学海堂。

童槐小传

童槐画《仕女图》

童槐书法
清道光三年,复造屋于原址,称“今白华堂”。家居三十年,卒年八十又五。其工书善射,能诗擅画。诗多怀古、纪游之作,风格清润,间有奇气。亦以文名,有《今白华堂集》六十卷等著作存世,暮年研讨四明文献。

童华小传

童华词作和手迹
更为难得的是,其子童华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吏部右侍郎,上南书房行走,为光绪帝之师。善诗文,词尤工,书画均佳。著有《石竹居诗文抄》、《石竹居词抄》等。

童祥熊小传

童祥熊会试珠卷即评语
其孙童祥熊亦于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安徽道台、山东劝业道道台。尤工书法,楷书工整遒劲,颜欧兼有;行书清丽隽秀,晋唐皆摹。
如此看来,银台第享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同翰林”之誉。

暗廊进深

拾级而上
银台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现中轴线上有门厅、大厅、正楼、后堂等建筑。东西两侧有厢房、书楼,占地面积约二千三百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布局合理,用材考究,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宁波城区内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范例。

磨坊

石臼
值得庆幸的是,银台第的主体建筑在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得以完整保留,并按原貌修复。如绳武堂、今白华堂、书房、议事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房、佛堂等,一个个场景式和实物性的展示,以求全面反映这一时期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天井

屋顶
这是一种惬意的生活,这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当如今的人们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围,被高楼大厦的阴影笼罩,越加会生发对幽雅居住环境的羡慕,对生活质量品位的向往。
吾亦然。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前言

犹存堂

明瑟簃

议事厅

主人书房

休闲厅

小姐书房

闺房

绣房

雅玩室

沐浴房

宴席厅

灶间

碗橱

厨房用具

宋都酒务遗址介绍:银台第官宅宅址乃宋代设都酒务之地

太白遗风:宋代明州所产有“双鱼酒”、“十全春”等名酒,乃用近旁月湖之水酿造

家塾展厅:陈列《三字经》内容
《三字经》乃宋代宁波籍大儒学者王应麟所创,在历代宁波地方的私塾教育中,皆为幼童之启蒙读物

家塾展厅内的全息影像和多媒体成像技术,复原了清代私塾的教育场景:一个
私塾老师与两个学生教学的互动,生动地表现老师威严和学生的活泼,内容为传统
的《三字经》教与学

儿童房

祭祀厅:“今白华堂”

佛堂

“今白华堂”外貌
写于2016年5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