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2016-03-21 21:40:33)
标签:

原创见闻

荡口古镇

华氏家族

钱穆旧居

旅游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游船码头,心灵的泊岸


 

    还是在几年前,渭塘珍珠城的朋友早就在招商中的荡口古镇订租了店铺。期间,好几次邀我前去一游。

    时间一晃,几年就这样过去了。去年的一个周日,我与妻、儿子儿媳携小孙孙,一起驱车前往,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主入口南部的水域景观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古戏台全景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古戏台正面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荡口巡检司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义盛桥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关帝庙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双桥:永安桥和迎福桥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左:永安桥,右:迎福桥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高桥中段有个平台,给不方便的人提供了方便


 

    朋友的店开在“卖鸡桥”西北堍的街边,字号为“聚珍轩”。店内主要经营各种珍珠饰品,以及活蚌现场采珠,现磨珍珠粉等项目,附加其他小手工艺品的销售。据他介绍,生意还过得去。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游客进镇就须买门票,且价格不低,无形中阻却了一些游客的脚步,对生意多少有些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曾几次路过荡口。那时因去无锡,常州办事,而适逢312国道全面拓宽修建,我便坐单位的自备车辆从苏州北桥而去。北桥与荡口接壤,是苏州与无锡两市的交界。虽然路过,但从未进入镇区,故对其并无多少了解。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朋友所开的店铺“聚珍轩”,开门见河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店内一景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卖鸡桥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石础木梁的“卖鸡桥”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之一

       华氏一族子弟,有皓首穷经的痴迷者,也有史海遨游的勇毅者,更有在

   诗文翰墨中徜徉忘返的风雅之士。细数下,铜活字印刷家华燧、华坚叔侄;

   明代大收藏家江东巨眼真赏斋主华夏;赐一品服出使朝鲜翰林院大学士华

   及仲谆、叔阳父子;明末舍生取义,留发不留头的华允诚;中国第一艘

   械动力船发明人、中国近代科学先行者、数学家华蘅芳以及华世芳兄弟;刺

   艺术家华璂、华玙姊妹;实业家华鸿模、华绎之祖孙;多才多艺的琵琶艺

          术家华秋苹等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华氏义庄西侧一景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会通馆”:华贞固玄孙,中国古代铜活字印刷鼻祖华燧(号会通)读书室和印书作坊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华府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著名音乐家王莘故居


 

    据资料介绍,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古名丁村(丁舍),建镇于明朝中期,兴盛于清朝末年。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崇德重义,文化昌明。尤其自明代繁兴以来,俊彦辈出,佳话颇传。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人才济济,不仅光宗耀祖,而且贻福社会。

    镇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国学大师钱穆在《八十忆双亲》中曾如此描绘:“八千河荡汇巨浸”,“鹅湖东西广五里、南北长十里”,可见水是荡口古镇的灵魂和生命之所在。如今的义盛河两岸,仍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是旧时镇内人丁兴旺,繁荣安宁的一个象征。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会通桥西堍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会通桥东堍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沿河民居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欸乃一声轻舟过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卖鸡桥远景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船码头临河一侧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船码头候船廊棚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船码头全景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凝固的时光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斑驳的墙上,花儿静静地开着


 

    目前,历经数年的保护性开发,荡口古镇的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精心规划,已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主要景点有华氏义庄、钱穆旧居、关帝庙、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故居、亨得利钟表馆、王莘故居、会通馆、古戏台、荡口巡检司等。

    区内历史遗存众多,有四个(十三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一个控保单位,五十处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4A景区。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宅院内部一景,透过花窗拍摄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河滨长廊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在桥上看更为直观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客堂间茶室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河道两侧民居毗邻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真赏斋”客栈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小桥流水人家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小船悠悠入画图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河道两侧景观


 

    近些年来,各地掀起了复古的浪潮,许多冠以古镇,老街名号的地方,仿古建筑比比皆是,旧时的风貌已荡然无存,古镇的神韵已难以寻觅。

    而新恢复的荡口古镇,似乎在尽力避免一切推倒重来的错误做法。力求在保持古镇原貌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不管是名人故居、人文遗存、老街旧巷,还是驳岸、码头、河埠等,都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哪怕是新修的一些仿古建筑,也看上去有些旧气,与古镇的原有风貌相吻合。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青砖和花岗岩“砖石合璧”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国学大师钱穆旧居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马头墙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水光桥影惹人醉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石板街两侧店肆林立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悠长的石板街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隔岸观景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木窗和木栅前放置小花,显得格外和谐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宫廷奶酪,号称老北京


 

    当我们穿行于小河的两岸,看到枕河而建的民居,欸乃而过的小船,仿佛在欣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当我们徜徉在小街的深处,感受名人贤士的功绩,超凡脱俗的情怀,又犹如在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俗话说,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但那一方人又反哺着这方土地,让其不仅风光优美,使人流连,还因之具备了历史的厚重,人文的色彩。

    镇内的民间风俗浓厚,各类风味食品也不少。我们中午在一家曾上过央视的农家土菜馆吃了饭,经济实惠,品尝到了地道的农家菜肴。还在店里买了一大袋油面筋回家,质量不错。若下次再去荡口古镇,必定重临这家饭店。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乍弄幽长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忠佑桥”边的民居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生活场景之一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中国第一艘机械动力船发明人、中国近代科学先行者、数学家华蘅芳故居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廊棚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薛泰丰官酱园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水巷交汇河开阔


 【原创】放棹梁溪(2)《荡口古镇》
船歌一路情溢两岸,锡腔糯音萦绕心间

                                                                              写于2016年3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