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日,尘封许久的“可园”,经过修缮整理,终于重见天日,对市民开放了。
隔着街、河,在沧浪亭门口看可园,沿街立面粉墙黛瓦,一堂石库门,上戴砖雕帽,古朴淡雅,并不抢眼。入得门来,前厅后中间有圆洞门,洞中观景,别有洞天。两侧为花瓶洞门,曲径通幽。园内建筑疏朗,庭宇清旷。真乃一个清新可人的园子。

可园入口

别有洞天

一池秋水

圆洞门上方匾额:小西湖

双瓶洞门

砖石小径

坐春舻

一窗绿意
根据资料介绍,可园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其时为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一隅,后渐废。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韩世忠居沧浪亭时,辟其址为宅院,增修扩建,成为“韩园”宅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乐园建成后,其东面为正谊书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实为一体。沈德潜曾读书于此。

卵石小径

古朴典雅

挹清堂:堂前池水,清澈可绝故颜,故曰挹清

堂前明廊

芭蕉待雨

曲廊通幽

学古堂

改建正谊书院碑记
清咸丰、同治年间,可园受到兵火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成立“学古堂”,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改为存古学堂。辛亥革命时期,张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1951年,可园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办公及师生疗养用,1957年后为苏州医学院使用。

园内景色

一隅堂

曲桥卧波

湖石小品

黄石假山

俯瞰连廊

四面亭风

书画巡展
修复后的可园,其园景格局和厅堂陈设,均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构件和历史信息”的原则,确保原真性和完整性。因此,可园的开放,不仅是新增了一个景点,让市民有一个新的消闲去处而已。而是在这个园林里,除了赏景,更多地领略其浓郁的书香,文化的意蕴。真可谓智体双修,身心皆宜。

保护牌匾

回廊蜿蜒

修篁清逸

濯缨处:取《孺子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

檐上风景

可园重修碑记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5年10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